刘昌明:当坚持遇上节俭
作者:刘昌明
古训有云:“成由勤俭,败由奢。”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个道理一点也没有变,但它遭遇了冷眼。大学教室里一包包的剩包子、剩馒头,味道足以令人退出教室,在我们埋怨食堂饭菜不好的时候,可否想过“节俭”二字?书读到大学,道理早已不必细说,关键在于习惯,在于坚持。
坚持非常重要,纵然你文化水平已及大学,纵然你口中天天叫嚷着“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符号也更是与时俱进,街头巷尾无不可见传统符号。节俭正遭遇着这样的时代,我想说一句,就是“你做了吗?”唾沫横飞不要紧,要紧的是肯做,践行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今社会给人的感觉是物质,不知多少专家学者、作家在其作品中批判过,我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的孰是孰非。我要说的是,如果物质现实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那么社会的精神层次会不会也改变人的想法。早些时候去白塔山,男厕所里的一则广告是这样的:“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画面配图是人从猿猴时代一直进化为现代人的过程。这说明了什么,文明史是前进的,我们存在的个体不应该给他开倒车。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节俭的反面,即是奢侈。大胆的揣测一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不是就是文明意识发展落后于物质的年代,节俭衰弱,也是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一个表现。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奢侈历来有之,这样说不是连以前的也一起否定。这么怀疑也有它的道理,“贪、嗔、痴”本来就是人生来所具有的,我们过着平常生活,怎可能不具备这些业障。关键是物质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想的监控力度不足,奢侈的风气就会一波波传导出去。正应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现今的奢侈现象,恐怕也早已透过无线电波与网络,飞过了国界。
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年的抢盐风波、兰州的水污染,他们和节俭一样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整体风貌。当武器军队不再是别国针对自己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公民就该清醒了,天朝上国的梦已不复,涣散的社会结构却随时会发生。我不搞阴谋论,只想表明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性,节俭虽是社会稳定链条上的一环,却充当着那块短板。当炫富行为屡见不鲜,当网民谩骂炫富一塌糊涂时,表明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社会形态也在悄然变化着。而今我们大力提倡节俭,恢复传统美德的社会涵养,是在寻找中华民族自己的根,是一种有利于当今以及后世的行为。
佛教说:“万般不带去,只有业随身。”最恐怖的不是已经奢侈的存在,恐怖的是那千千万万怀揣着奢侈业念的人群。看到网上炫富,现实中有钱人的挥霍,都赤裸裸的提供着一个蓝本,供后人学习效仿。当有人都将奢侈当做膜拜的对象,当有人被奢侈潜移默化的时候,这个社会似乎就只有一种事可以做了,那就是尽力达到可以奢侈的目的。至于节俭,书里有讲到,在哪里学过,我早忘了。
罗素曾说过:“参差多态就是幸福本源。”我们的社会,不论物质的,还是精神领域,都应该是多样的。注意力过于集中,难免会产生黑暗的想法,我们应该像孟子他老人家学习,只要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中华的文化是极其丰富的,不要让奢侈之风占据主流,然后再逐步消灭,这才是好办法。快刀快斩,干净利落,却不知会不会过于激进,引起社会风波。
文化具有后天习得性、共享性、整合性,提倡节俭的优良品德,贵在能坚持对好的传统文化的坚持,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说到底,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有限,可以留下东西很少,既然要留就要留些有用的。个人的想法汇聚到一起,文化的力量也就体现了,后人也就开始辨别、分享、承继,一个良性循环或许就此产生。
还是那句话,不管个人力量是大是小,只要肯坚持,节俭就不是难事。特别是作为国家未来主力军的青少年们,在20岁上下的年纪,希望都可以开化出属于自己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