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轻言大学要多培养“马云”
现在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就是,大学要多培养马云这样的人。作为商业精英,马云引人艳羡是自然的,也许未来我们的大学能培养出马云甚至超越马云的人,但若把培养标准简单化,那就值得商榷了。
大学要出马云,想法固然很好,但其实马云的成功,并不能笼统地归功于大学的培养。不错,马云是上过大学,如果说是大学培养了马云,那首先是师范学院培养了一名外语系学生,而不能说培养了一个商业精英。马云的商业成功,肯定和上大学提高总体素养有关系,但他的成功主要还是得益于时代际遇和个人奋斗,这一点只要看看马云的奋斗史就会很清楚。认为大学教育可以培养出马云,多多少少有点教育万能论的色彩。
希望大学培养出马云,代表的只是现在的眼光,放在未来更长时间和更大空间维度上看,欠缺的恰恰是想象力。马云只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也只代表着当下的成功标准,能否代表未来,既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更取决于时代的条件。
看看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大发展时代的那一批商业精英们,是在一茬茬不断轮替中推动着国家的工业化:洛克菲勒用石油运输管道这个创新,打败了范德比尔特那一代铁路大王;摩根用巨大资本力量推动电力时代替代洛克菲勒的煤油时代;福特则用新的生产方式把美国的工业化带到了新时代。他们都各自代表着一个阶段,其轮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如果用一个标准,那就只能培养一个时代的人才,怎么可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续动力?江山代有才人出。以一个阶段的成功者为培养标准,会不会失去未来,这值得深思。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永远都掌握在创新者手中,创新能力才是最为核心的培养标准。马云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创新型人才,否则他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功。但应该看到,马云的创新,更多的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和管理层面的创新,而不是科学发展意义上的原创性突破。这样的创新水平,体现的正是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阶段性的局限。
未来,我们更需要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原创性发现和发明。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要从过去的“全面支撑”,向当前和未来的“率先引领”转变,就必须在这个方向上有所作为。没有这个意义上的进步,我们将永远落后于世界。
马云的商业成功,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力的一部分。马云本身也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并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偶像,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从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大学也要出马云,表达的当然是良好的愿望,但高等教育有自身的规律,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该各安其位、各显其能、特色发展,最终彻底扭转以往“千校一面”的状况。以一个成功的个体为标准提出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功能的理解过于简单化,既不符合实际,也容易产生误导,好像大学培养不出马云,就矮三分似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倡导多元的成功标准,为每个人的成功提供价值支撑。在一个价值多样化的健康社会里,无论是社会群体还是个体之间,其价值都不太可能互相取代。马云和一个普通医生的价值,就不好简单比高下。我们当下的舆论环境以及公众对教育功能的简单理解,容易导致对教育培养目标过于功利化的追求,这是不可不正视的现象。
《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1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