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护好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

22.01.2015  12:09

  切实保护好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

  访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温友祥

  中国兰州网1月22日消息 (记者伏润之)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加快甘肃生态建设步伐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甘肃省总体上生态脆弱,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如何实现抓住重点,克服难点,取得突破?记者专题采访了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温友祥,请他就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保护好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治理好石羊河流域对于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温友祥表示,多年来,石羊河流域在治理荒漠化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全流域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土地沙化形势仍然严峻,是严重威胁全国生态安全的四个地区之一。

  民勤及石羊河流域的沙漠化治理在全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指导性,治理成败与否,将对全国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温友祥认为,如果能够找到一条恢复生态、保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将对河西走廊、整个内陆河流域以至全国荒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能真正起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温友祥表示,治理民勤的沙漠化,必须上中下游统筹兼顾、全面综合治理才能奏效。根据多年来荒漠化治理的经验,石羊河流域项目治理与建设要坚持以下六项重要原则:

  一是上中下游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下游为重点:上游弃耕,涵养水源,保护祁连山冰川;中游加强管理调度,科学合理用水,建立节水高效型经济;下游退耕“还荒”、从外流域调水,逐步恢复生态;

  二是生态、人口、经济、社会统筹安排,生态移民和农民就地转移相结合,以保护生态为首要任务,实行“生态一票否决制”;

  三是工程、生物、灌溉、管理等措施综合运用,生态重建与自然修复结合,兼顾生态、生产、生活用水,全面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流域;

  四是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本流域节水与外流域调水双管齐下,逐步缓解资源型缺水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