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 人才先行
为了在全省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自2015年底开始,省发改、财政、人社、卫生计生等多部门相继联合发文,出台和完善了包括:基层运行机制、医生签约服务、医师多点执业考核及补偿、乡村医生养老、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新农合违规行为扣减、省级结算等新的1+13个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配合的制度体系,为全省城乡居民统一开展以病种为基础的分级诊疗提供了政策保障。(详见5月12日《兰州日报》第三版《我省“组合拳”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今年一季度新农合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为65.4%同比提高2.73%》)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我省新的1+13个系列配套文件也正是从这个背景出发做出的制度完善举措。自去年1月1日起,我省就开始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本地就医,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实现90%的住院病人县内就医。就目前来看,我省在分级诊疗探索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无论用何种手段推进医改,人才问题仍然是基层医改不得回避的问题。比如,要让高水平的医生自愿留在基层,并获得较高的薪酬和社会地位。目前,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处于以往医疗金字塔的最底层,留在基层的医生往往难以获得较高的评价。而刚毕业的医学专业学生或者低年限的医生,必须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一定年限才可以晋升高级职称。这样一来,基层医疗机构成了所谓低端人才的“中转站”,优秀医学人才纷纷逃离基层。因此,解决基层医疗人才问题有两个问题不可回避:一个是待遇问题,另一个就是职业前途问题。政府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经费、人员经费给予更加持续的投入,有力地解决基层医生的待遇问题;此外,要积极完善基层医生的职称评定流程,把基层医生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大型医疗机构分开。同时,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难题,必须多渠道发力、重心下移。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更需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通过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和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和技能。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定期开展诊疗活动,把更多的人才引向基层。加快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适度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激发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提高技能、服务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
毋庸置疑,解决看病问题就是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就是在努力解决这一民生难题,通过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的调整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完善,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而提高百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