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长大还需“过三关”
原标题:分享经济,长大还需“过三关”(深聚焦)
上一期我们已经探讨过,分享经济的概念已实实在在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文化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于通过慕课以及各种APP,借由互联网获取知识、信息及各类文化资源。分享经济也真正使得智慧、知识与信息都不再凝固和闲置,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实时共享。
但还需承认,分享经济之于文化领域,依然为新生事物。要想发展壮大,还面临着真实性、版权保护以及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等挑战。有人说,文化分享经济要想走上“康庄大道”,至少还要“过三关”。
——编 者
真实关:网站上的内容可信吗
文化分享是建立在用户信任基础上的,内容真实需要机制来保障
“文化领域共享的内容通常是信息、知识专长等虚拟产品,在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同时,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不便于管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吴江揭示了文化领域分享经济与生俱来的一大问题:究竟该如何保障互联网上提供的知识与资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015年3月,果壳网创办一对一的知识分享平台“在行”,在国内首先开启付费经验分享的先河。为保证“行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干货,“在行”专门成立了内部审核委员会和外部专家顾问团进行筛选工作。
“关键看两个部分:一是‘行家’的经验;另一个是看‘行家’本身是否持真诚的分享心态。”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告诉记者。姬十三坦言,不同领域对“行家”经验的要求不尽相同,这给平台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考验。为更好维护用户权益,“在行”推出举措,只要用户给出合理的理由,如对真实性、权威性有质疑,“在行”就会无条件退款。
与“在行”的一对一分享不同,红点直播是一对多的知识分享平台,追求的是规模效应。作为国内第一家知识直播平台,红点从2015年初到现在已经积累了10万以上的频道,从职场、英语、媒体、教育到娱乐,内容涵盖多个领域。
针对网站可能存在的内容质量问题,红点CEO封诚表示“从工具属性层面看,平台很难拒绝一些内容质量不够好的主播来使用工具。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主要靠产品和运营机制。”据介绍,红点直播的产品采取的是去中心化的策略,用户只有知道频道号才能进入频道消费直播内容,此外,在运营机制上,红点每天的推荐和联运都会有执行标准,不达标的内容会被禁止推荐,平台运营者在努力承担管理员与监督员的双重角色。
为此,有专家分析,当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健全,平台对入驻企业或消费者的信用评价能力又相对有限,失信企业或个人的违约成本较低,这些都将阻碍分享经济的发展。因此,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机制的建立是不够的,应当建立健全国家信用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加强分享平台上的个人征信建设,提升每一位分享者的诚信意识,从而构建诚信环境,保证分享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
版权关:如何更好保护分享者的版权
版权保护是分享经济的命脉,网站抱团维权提供重要启示
众所周知,网络时代,作品复制、传播成本均大幅降低,诱发了大量侵权行为,也对文化领域的分享经济带来了挑战。版权、隐私等传统价值不断受到冲击,盗版行为危害着文化类分享经济的命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分享类网站已经将版权保护作为同技术进步、完善管理、品牌推广同等重要的工作。如红点直播就要求用户离线下载的节目只能在App上收听,不可下载到手机本地,试图从根本上杜绝二次传播。同时设计“权限”概念,提高保护性分享门槛。
有专家分析,仅仅依靠技术的进步来完全杜绝盗版行为的发生,目前阶段还很难做到,加强网站之间的跨平台合作是当下抵制盗版的重要武器。文化领域的分享类网站只有“抱团”合作,互相保护,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原创价值、减少盗版侵权行为。
2014年,知乎与腾讯合作开辟“绿色维权通道”。据知乎创始人、CEO周源介绍,“2015年,知乎一共处理了超过9800条投诉,构成侵权的微信公众账号内容全被删除,屡次侵权的账号也会被封禁。”此外,知乎与微博、今日头条的“跨平台维权”通道也在逐步打通。业内已然达成共识:只有维权合作不断深入,版权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分享类网站才能有继续存在发展的根基。
百度“作业帮”是中小学移动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在全国有超过3000名的活跃老师在线上提供服务,在线答疑的功能旨在实现知识共享。其创始人侯建彬就曾专门就版权保护强调:“在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不仅是自己的原创内容需要版权保护,也要特别注意在引入的合作资源中做好版权确认及规划工作”。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孙山认为:“分享经济要向前发展,必须加强跨平台的合作,通过技术手段来切断侵权品的传播,技术进步引发的问题最终要靠技术进步来解决;对于侵权人,应当实行严格的惩罚与退出机制,各平台在实现后台实名制的同时应制定警告、销号、黑名单与申诉规则,使侵权行为的处理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
盈利关:文化分享经济如何变现
好内容才有人愿意消费,平台要努力提升好内容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分享经济的本质在于通过内容的共享产生价值与效益。因此,盈利模式成为各分享平台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对此,“在行”坦言,“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盈利,但是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测试盈利模式。未来会有几种可能性:一是在行家的收入里面抽取一部分佣金;二是打造一些面向企业的商业模式;三是当整个平台用户质量非常高时,会考虑与品牌的合作和广告模式。”
红点正致力于打造“公开课联运计划”。据了解,4月初,红点邀请了几位新东方知名老师来参加脱口秀,每场在线收听人数都超过1万,“我们非常看好未来的商业模式,一对多的知识分享降低了产品单价,实现了低门槛。把平台打造好了,内容质量保证了,付费直播将是不错的商业模式。”封诚说。
侯建彬介绍:“作业帮未来的盈利方向是通过为孩子们更好地达成满意的学习效果来实现。方法有很多,在线答疑是一种,线上辅导也是。每次交易本身都是一个商业过程,只是需要平台方找到合适的、使用者能够接受的切入点。”
“文化分享者的动机主要是精神满足,这种满足感人人平等。专家和普通人都会获得类似的满足感。”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田丽指出,“但是他们分享的内容客观上存在质量差异。这种差异如果不能通过经济回报的方式回馈到贡献者,就可能影响分享的积极性,进而动摇平台未来盈利的基础。”
吴江则认为,“付费消费习惯需要时间去培养,盈利模式很难在短期清晰显现。”
还有专家指出,在关注个性化服务的当下,分享经济平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按需分配、个性化服务的目标。未来,一方面重视创意的挖掘、内容的高质,一方面通过版权保护、适当回报等方式调动更多用户参与,才能为文化分享经济提供长久发展的“绿色引擎”。
田丽分析:“一方面,分享经济迎来政策、资本的风口,文化分享会借势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分享也面临着制度和伦理的反思。精英文化和专业文化受到冲击,网络中知识的专业性、科学性受到挑战。文化供需与经济利益分割存在着不一致,发展文化分享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从诞生之初就遇到了版权保护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版权,1月4日,知乎对外发布“微信公众号侵权投诉产品”,有效投诉的处理时间由原来人工对接的3天缩短至24小时。有学者分析,只有让原创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知乎这类网站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产出,进而挖掘出文化领域中分享经济的巨大潜能。
“要在文化领域内发展分享经济,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分享、共享的理念还不十分成熟,我们原来是以一种独享的思维去看待新技术的变化与发展。”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松茂认为,“面对分享经济,一些在传统工业模式里受益的产业集团,一定会出现不适应甚至排斥的问题。”只有树立了一种分享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专家许鹏也表示,观念的转变十分重要。“分享经济具有新的特点,与传统经济的活动方式和原则十分不同,加强与现行体制的配合,更好地去适应分享经济带来的改变是未来要努力的方向。”他认为,“资源提供者和平台运营者都应该有自我定位和价值实现意识,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更适合分享经济。”专家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让分享经济不只是文化领域的“盆景”,同时长成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