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重拳,让“走读干部”不好走
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个顺口溜形容走读干部未必十分准确,但生动形象,确实点中了一些“走读干部”的状态。
这类“走读干部”一般难以做到勤。对干部考核一般分为“德、能、勤、绩、廉”,由于走读干部一心多用、分身乏术,比如,当本地出现群体性事件、灾难险情、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处理。媒体曾披露这样一个案例,一次洪水猛袭某镇,当县委书记赶到现场时,该镇党政一把手还迟迟未从县城家返回。如果当地发生了重大事件,一把手却不在事发现场解决问题或者不能迅速赶到现场,还要你何用?人们常说领导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如果遍寻不见领导,不仅辜负了上下所托,更可能令事态恶化。
有的“走读干部”涉嫌占用公共资源,比如频繁往返用公车接送,增加财政负担,滋生“车轮上的腐败”,还助长特权思想,某县城干部说,县里数十位“走读干部”,仅每年花在车辆汽油和保养方面的费用就有近20万元。即便“走读干部”不腐败,但在反四风、走群众路线的大背景中,走读也难孚民意,试想,不能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何能跟老百姓同心、同德、同奋斗?据报道,某县县长家住省城,最短时一周只有两天在县城,他以“跑项目”“争取资金”等各种借口留在省城,县里工作人员只能提着文件袋送至省城给他审批!听起来很荒诞,稍作思考更令人愤怒,既然没心思留在县城,何不摘掉其帽子?
习近平曾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不当“走读干部”,不搞“远程指挥”,做到工作向上攀登、作风向下深入,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查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诚然,在一地工作就应该在当地安下心,扎下根,而不是身在乡镇心在县城或身在县城心在省城。妄想上下通吃,左右兼顾,到最后只会吃不好也兼顾不了,既误了家庭更毁了事业,影响了党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治理走读风,据人民日报前不久报道,今年3月以来,广西出重拳、下猛药,各地掀起作风整顿风暴,狠刹干部“走读”风,比如“夜查”基层干部“在岗”情况,“晒”出干部上下班、值班等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市县党政领导干部不得把家安在其他城市。如此种种,说明“走读干部”为数不小,问题不少,到了必须严肃整治的地步。
其实,对“走读干部”而言,应该由两条路可走,要么辞职,要么安心在当地工作,就像治理裸官一样,不能自己在国内工作,却把老婆孩子送到国外。有学者认为,解决干部走读问题的根本办法要靠制度,将“走读干部”治理纳入民主和法治的轨道。比如,切实在干部考核上加以倾斜,让那些深入地方、根系群众的干部受尊重、受重用。此外,还应该健全现行公车管理制度、财经制度和报销制度,让“走读”“走不了、不好走”,还要完善群众批评和投诉渠道,严格问责制度,让“走神”的干部“走不远”。诸如此类的制度设计,一旦发挥威力,走读干部就会大减,干部不敢走读,也不敢走神。 (秦 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