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变革内容仍是王道 读者决定主角命运成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的崛起对各大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出版业也在所难免。以往“作者投稿-出版社签稿-纸书出版”或者“出版社策划选题-找写手撰稿-纸书出版”的传统出版模式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大变革。像《盗墓笔记》《藏地密码》到《余罪》这些畅销书无一不是由读者的深度参与产生的。出版界再也不是出版方、作者说了算的时代,而是进入了读者先导、围绕读者阅读兴奋点的作者、读者、出版方深度互动的开发模式。
现象 小说粉丝建QQ群讨论故事走向
去年表现最抢眼的原创小说《余罪:我的刑侦笔记》就是新出版模式的经典范例。据悉,《余罪》讲述了警校学员余罪在一次选拔中意外成为了警方卧底,随后经历了种种惊险刺激的案件,最终成为警界传奇的故事。和《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百万级畅销书相仿,《余罪》也曾在网络上连载过一段时间,因而在实体书出版前就积累了十分丰厚的人气。 2013年,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甚至以《余罪》的火热为话题专访了小说作者常书欣,从而将本书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据一位自称《余罪》骨灰级粉丝的网友“与罪同行”透露,自己当时是从《余罪》连载的第一周就开始追看,一下子就被小说跌宕的剧情和鲜活的角色牢牢吸引了,每天睡前拿着手机看《余罪》成了那段时间必做的事。慢慢他才发现像自己这样的读者还有很多,于是大家干脆建了个QQ群交流,后来甚至把作者常书欣也拉进来了,“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讨论故事的走向,比如刚完结的案件有没有伏笔?某某人物有没有企图?有时候老常(常书欣)也会和我们互动,听取我们的一些意见,不过更多的是出其不意吧,让我们想都想不到。但碰到和自己设想的剧情一样时,那感觉别提多爽了。 ”据他透露,《余罪》的粉丝里不仅有像自己这样的普通网文读者,甚至还有几个现实职业就是警察的读者,在为《余罪》精彩情节喝彩的同时,也会提出很多专业方面的见解,使小说更具备现实意义和可信度。
趋势“互联网 出版业”让读者决定主角命运
事实上,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及各大阅读平台的茁壮成长,网络小说已经越来越多走进当代都市人的生活中,而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开始有意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除了新晋的畅销书《余罪》之外,像名噪一时的《盗墓笔记》《藏地密码》都曾遭遇过类似的“命运”,改变剧情、改变CP、乃至改变主人公的命运都早已不是新鲜事,很多作者都在私下表达过很多书写到最后,已经和一开始构思的大相径庭。随后更有人挖出金庸大侠也曾为了照顾读者的情绪改变过《神雕侠侣》的走向,让小龙女在跳崖后“死而复生”。可见那个时候虽然还没有互联网的平台,但读者渴望参与到作品走向、决定主人公命运的意愿已经十分强烈了。
而这种具备互联网“参与感”的创作模式不仅在国内原创小说上有所体现,在国外同样影响深远。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火爆院线的好莱坞大片《火星救援》了。《火星救援》同样改编自作家安迪·威尔的同名科幻小说,据作者透露,该书一开始本来是只想写给像自己这样的“科幻控”“技术控”看,没想到随着情节的发展,他的读者队伍却不断壮大。完成整部小说后,他将小说发给了两千位专业读者,请大家就科学和技术上的细节纠错。这些专业读者中,既有化学家、电路工程师,也有美国航母技术人员。2012年,安迪·威尔在个人网站免费发行了这部小说的电子书,并听从读者建议把它放上了亚马逊,随后迅速称霸了电子书排行榜。 2014年,《火星救援》实体书进入了《纽约时报》十大畅销书之列。
业内观点
出版业遭遇变革,内容依然是王道
当“互联网 ”和“出版”联系在一起时,也就意味着传统出版业很可能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从 《余罪》到《火星救援》的双双火爆,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一本书的内容已经逐渐由读者即消费者所决定,而非之前由出版社一手掌控。
上海读客图书公司副总经理程峰向记者表示,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参与产品开发的模式也开始逐渐渗透到传统出版领域,然而“互联网 ”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读者对作品的参与度也不可一概而论。针对出版业的特有属性,决定一本书是否能够得到市场和读者真正认可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产品的内容上。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余罪》,虽然出身于网络,但实体出版后依然没有遭遇差评,在豆瓣的评分也超过了8分,除了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外,作者的文笔和小说的内容也确实得到了实体书读者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