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省份出台地方国企改革文件 引入非公经济成重点
中国兰州网7月3日消息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省份了解到,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式,今年以来各地政府正在加速推动地方国企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等方式来整合处置国有资产,实现对国企国资存量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地方剥离低效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化解地方债务问题的一剂良药。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央企改革主要从增量着手不同,对庞大的存量进行改革无疑是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重点,而以产权和股权挂牌等方式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增强国有资金效率,无疑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式。”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自去年上海首先出台“国企国资改革二十条”纲领性文件后,多地随后都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龙江、天津、山东、江西、河南、北京、江苏、广东等超过20个省市国资委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从已经公布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引入非公经济,改变过去国资“一股独大”局面成为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其中,江苏、浙江、上海、重庆、青海、黑龙江等省市都明确提出将采取市场化的混改方式。
股权挂牌交易无疑是上述改革思路的重要实现方式。据记者统计,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上有关股权交易项目中共有110项,其中国有企业产权、股权转让的达87项,占比为79%。其中,34项为2010年到2014年挂牌项目,剩余53项均为2015年新挂牌项目,而这53项中,有43项均为2015年6月份新挂牌项目。
事实上,除了股权转让之外,直接转让包括不动产、设备等的实体资产也是地方国有企业资产转让的重要方式。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胡凯表示,伴随着国资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的整合和转让也一直在进行。在各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国企改革意见中,大多提到了对国企国资的整合和重组盘活国有资产、以及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盘活国有资产。从方式上看,国资的整合途径包括收购兼并、股权划转,也包括实体资产出让等多种方式。地方政府通过处置转让国有资产,可以进一步盘活国有资本,让其能聚集于支持民生和地方经济转型的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