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举,温暖神州

08.08.2015  11:36

  利友香要搬新居了,托举大叔陈群的家人得到捐助……

  中国兰州网8月8日消息 8月4日,还是海口市府城南桥路城中村那间狭小的出租屋,记者再次见到了环卫女工利友香和她的3个孩子。一年前,利友香的丈夫、海口市琼山区环卫局清运车队司机邓育军,在强台风“威马逊”过后的救灾工作中不幸殉职。利友香完成了丈夫向灾区捐款的遗愿,并将社会捐给她的爱心款2万元,一并捐给了灾区。这笔钱,对这个家庭是一笔巨款。一年来,经过单位的多番争取,利友香已经转为环卫局正式编制职工,工资涨到了每月2000多元。每个月,一家人还能拿到市社保部门提供的赡养费1500多元。政府照顾的一套120平方米的保障房,年底也要交付了,一家人都期待着能早日搬进新居。(相关报道请见本版2014年8月10日《利友香的爱心接力》)

  7月31日,武汉市汉阳区举办第三届“十杰市民”、第二届“汉阳好人”及“文明市民”颁奖晚会,今年1月忍着丧妻之痛含泪结清工友工钱的“信义夫妻”代表邓双生获评“汉阳好人”。邓双生一直在汉阳区城管委清洁三公司做清洁工,而妻子何运香经常组织工友承包一些保洁工作。去年12月29日早上5点多钟,何运香在清扫路面时不幸被一辆路过的渣土车撞倒去世。1月12日,邓双生将刚拿到的10.6万元工钱全部发给了工友。他们的事迹感动江城,被誉为“信义夫妻”。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撞倒何运香的渣土车司机也受到了法律制裁,相关保险公司执行法院判决完毕,给予了邓双生一家合理的经济赔偿。(相关报道请见本版2015年1月21日《湖北“信义夫妻”生死践诺》)

  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时,鲁甸县乐红镇乐红村教师阳厚金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救起四人,自己却被土坯压住遇难。由于阳老师家中失去“顶梁柱”,乐红镇的老师纷纷捐款,基层政府也在逢年过节到家中看望,送来慰问金。为了让他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昭通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将孩子调整到条件更好的昭通市实验小学就读。乐红镇镇长冯双虎告诉记者,今年将会把阳厚金一家纳入低保名额,解决阳老师一家基本生活。乐红镇中心小学校长孙世乾说,目前学校已经为阳老师向民政部门申报了烈士荣誉,等到批准后将可以保障阳厚金家人的生活。(相关报道请见本版2014年8月13日《最后的定格:护住孩子》)

  8月6日,“4·25”地震已过去了3个多月,记者来到樟木镇雪布岗居委会办公室时,西热坚参正与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讨论如何帮助困难家庭的事。谈起那段时间的忙碌,西热坚参说:“虽然累点,但接收的救援物资越多,我们群众的日子就越好过,所以再累我也愿意。”地震之后,百废待兴。西热坚参积极组织本村群众,参加市人社局开展的专项招聘会,帮助群众就业,让很多受灾家庭有了经济来源。(相关报道请见本版2015年5月19日《铁骨铮铮为群众》)

  “谢谢你们还惦记着小平安。”当我们再次回访,小平安的叔叔赵延超一个劲地说感谢,“现在宝宝跟奶奶住在四川老家了。”每个月初,小平安的奶奶能领到1000元的成长基金,这钱基本够宝宝的开销了,很感谢大家对宝宝一直以来的关爱,希望小家伙长大后能学会感恩。(相关报道请见本版2015年4月12日《万千爱心倾注“奇迹宝宝”》)

  虽然采访过“炎黄”张纪清老人,但要找到他,仍然不容易。打了两天手机,次次关机,到他家,才知道他生病了,“要住好多天院,实在不方便接受记者采访”。张纪清成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中国好人”,乐善好施不留姓名的“炎黄”精神在江苏省江阴市流传着;民警刘勇身后两个幼子,抚养教育的重担落在了两位老人身上,两位老人省吃俭用,退休金给孙子上学用。老父亲刘新成正在搜集儿子生前的事迹,准备以后讲给孙子听。今年3月,刘勇入选“中国好人榜”湖北名单, 7月,被评定为革命烈士;“侯振国爱心团队”已经越来越壮大,不仅队员多了,心也越来越热了。团队成员从一开始每人每月捐1块、2块到现在每月捐100、200,都是很自然的事了,大家的使命感更强了,劲更足了;好人陈群虽然走了,但他的事迹在当地流传着。妻子张兰和家人的生活得到村里的照顾,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美德基金会、南通市政府等给予了捐助;而海军舰载机试飞员戴明盟所在的舰载航空兵部队掀起了向他学习的热潮……(相关报道分别见本版2014年12月5日《“炎黄”找到了》、2015年2月3日《小城泪别民警刘勇》、2014年8月20日《把烟戒了,把钱捐了》、2015年1月12日《“托举大叔”为救落水者溺亡》、2015年6月18日《“刀尖舞蹈”这样练成》)

  一年之际,当我们回顾那些感人事迹,回访那些凡人英雄,我们总体上是感觉欣慰的:好人有好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