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减燃煤 区域共治 北京前四个月PM2.5降19%

25.05.2015  18:56

中国环境报讯 北京市环保局日前发布消息,今年前4个月,北京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其中,细颗粒物(PM2.5)同比下降19.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比分别下降43.1%、13.7%和12.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57天,占总天数的47.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天;空气重污染天同比减少42%。

从各区(县)空气质量情况看,今年前4个月呈现不同程度改善趋势。延庆、海淀、门头沟、怀柔、石景山、昌平的PM2.5降幅较大,超过全市平均降幅。

探寻前4个月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均下降的原因不难发现,污染减排措施、区域共治,以及有利的气象条件这三大因素促成了空气质量的改善。

由于北京市大力压减燃煤,燃煤的特征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在一季度实现了历史同期最低,3月中旬北京市进一步关停了京能、国华两家燃煤电厂,年压减燃煤460万吨,促进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二氧化硫累计浓度同比降幅已扩大到43.1%。由于去年实施老旧机动车淘汰47.6万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6595蒸吨等措施,污染减排的环境效益得到持续释放,全市二氧化氮浓度在近年保持基本稳定情况下,今年前4个月出现了明显下降,降幅达13.7%。

另外,区域共同改善使得外埠污染传输影响有所降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领导下,各省(区、市)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今年以来,京津冀三省(市)空气质量均呈现改善趋势,区域性空气重污染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区域传输对全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有所减弱。

再有,就是气象条件较去年同期有利。虽然今年春季沙尘天气的频次和强度有所增加,共发生春季沙尘9次、17天,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5次、11天,使PM10改善压力增大。但总体看,气温同比偏低、北风频率有所增加、逆温天气明显减少,气象条件比去年同期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为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