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凉州区围绕落实市委改革21条,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
凉州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承接落实省市下放、调整、取消的行政审批等事项190项,将3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推行“三张清单一张网”制度,清理公布48个部门、单位行政职权3121项、责任事项21593项、追责情形25595项,清理公布乡镇、街道行政职权事项161项。全面推行村、社区承担事务准入公告制度,梳理公布村、社区承担的各类事项95项,基层减负工作有力推进。
凉州区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加快设施农牧业产权确权颁证进程,完成设施农牧业确权颁证15.27万亩,利用产权抵押贷款4118户、6.19亿元。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中心,流转土地43.58万亩;新增专业合作组织88个、入社社员1.64万户。
凉州区探索建立企业多元融资机制,2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托管、42家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2户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筛选推荐7户企业进入全省后备企业培育资源库。强化金融担保,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1家,发放贷款1.32亿元。
凉州区发挥创新驱动引擎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建成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15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申报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8项,组织航天万源、凯帝斯等6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280项。全力推进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健全完善区、乡、村技术服务体系,建成羊下坝镇千亩日光温室等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个。
凉州区坚持实施政策扶持、产业提升、金融支持等“十大工程”,推动非公经济转型升级。3户企业新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3家服务机构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措施,全面启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8200户、注册资本(金)120亿元。2015年,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8.6%。(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