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歌手杨学峰 承受生命之重

15.12.2014  14:31

杨学峰。(吕守奎  摄)

12月初,在甘肃省残联举行的一次活动中,我初次见到了“渐冻人”歌手杨学峰。由于当时太匆忙没顾上细致了解,但他那高亢又略显沧桑的歌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彼时,我并不清楚他是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又称“渐冻人症”患者,直到后来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无意间得知他的情况,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并因此萌发了采访他的念头,几经辗转,我终于再次见到杨学峰,他很爽快的答应我的采访约请。

12月13日,我如约前往兰州一家酒店采访杨学峰。听说我们到来,他执意转动轮椅到房间门口迎接。再见杨学峰,依然是一头棕色卷发,两眼炯炯有神,声音洪亮,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地艺术家气息。

语速快、健谈,思维活跃。这是他给我的又一印象。

杨学峰1976年11月17日出生于河北省固安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16岁时还在上中学的他突然患病,17岁时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俗称“渐冻人症”。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梦想和生活的希望就已瞬间坍塌……

因为家境贫寒无钱治病,导致他病情迅速恶化,临近19岁时他不得不忍痛阔别了校园。在退学的同时更大的不幸也接踵而至,据医生诊断,他将活不过20岁。这等于给他判了“死刑”,也几乎成了压垮全家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时间,杨学峰万念俱灰。

突然有一天,他萌发出要在临死前去大城市看看的愿望。家人支持了他的想法,在凑够了几百块钱车费后他毅然登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波澜壮阔的长江、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与老家宁静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学峰算是生平第一次开了眼界。然而还没从“”中回过神来,他就不得不面对窘迫的现实。由于没钱,他吃不饱饭、住不上店,开始流落街头,在广州逗留的半个月里他就在街头睡了8天。由于着实拉不下脸面去乞讨,饥肠辘辘的杨学峰辗转回到了老家。这次南下之行虽然短暂,却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活着就得找点事干,不能成天睡在床上。”杨学峰说,从广州回家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看到自己还没死,回忆起在广州流浪的经历,就想着写首歌。

由于从没受过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要搞音乐创作谈何容易!

杨学峰说:“96年5月,自己一咬牙花18块钱买了一个儿童玩具电子琴,边学唱歌、边学写歌。直到97年底,历时两年多,自己的第一首歌《心路》才最终完成。”对于那首歌的歌词,杨学峰记忆犹新,“山涧里小溪流水,不如长江、黄河。城市中霓虹闪烁,小村里点点星火,都一样装点河山,都不让那夜色寂寞。人间大路千万条,总有一条属于我。”歌词很短,却是当时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而此时,他病情加重,行动越来越困难。

1999年,20岁出头的他情窦初开,但又深知自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和心仪的姑娘恋爱、结婚,压制不住内心狂热的情感,一股作气写下了《梦乡思》。这首歌有幸被中国国际音像出版社拍摄成MTV并由黑鸭子演唱组伴唱,先后在全国部分电视台包括央视3套播出,受到了专业人士和观众的好评。这给了他莫大的信心,漆黑的人生道路上首现光明,也由此坚定了他做音乐的想法。

杨学峰说,转眼到了2000年,由于母亲和自己都有病,奶奶又已年迈,承重的家庭负担全部压在父亲一个人肩上。看着父亲日渐消瘦的面孔和积劳成疾的身体,再也不忍心给家里增加负担了。自己便向父亲提出想去北京闯荡,家人鉴于他身体的原因执意不允。“说出去了要遭罪,还不如就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过一天算一天。

最后家人拗不过倔强的杨学峰,答应了他的要求。杨学峰带着全家人东挪西凑的4万元钱和自己的音乐梦毅然决然只身前往北京。“当时家里答应我出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我哪天突然走了,也好留一个念想。”杨学峰说。

光有梦显然不行,摆在杨学峰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口语关。由于患情的因素,他的发音不准,往往把“如风”读成“无轰”、“父亲”读成“贺信”、“反复”读成“反悟”。为此,他坚持每天买报纸朗读练发音,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克服了口语关。

开始录音后,几乎每天都会超过8小时,后来连录音师都恼了。”杨学峰说,经过慢慢磨合自己和录音师成了好朋友,录音师也成了自己音乐路上的导师。

谈起初到北京的生活,杨学峰说:“那时自己租500元每月的平房,为了节约开支,自己和助手两个人一天只花7块钱伙食费。早上两包方便面加两个鸡蛋一起煮,吃面喝汤。中午摊两个鸡蛋皮外加两个馒头。晚上买两块钱的面条和着老干妈酱或辣酱吃。最难熬的就是冬天了,由于没钱取暖,只能用被子把身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抗寒。”生活的艰辛都没有击倒杨学峰,事业的不顺却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回老家还是留在北京?杨学峰开始面临艰难的抉择。

最后录音师建议说,你的歌不错,可以开个原创歌曲演唱会,如果大家喜欢就留下,不喜欢你就回去。杨学峰决定孤注一掷,最后再赌一把,终于在河北省廊坊民族剧院举办了平生第一场演唱会,结果反响很好。

这不仅坚定了他从事音乐的信心也让他多了一个愿望,那就是要在全国的省会城市去演出。或许连杨学峰自己都想不到,14年来他已陆续在包括上海、天津、西安、杭州、成都等全国28个省会城市成功举办了个人原创歌曲演唱会。此外,他的创作也进入井喷期,先后创作完成了《好好活着吧》、《凡人歌》、《把握》等5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不少作品还被成功拍卖。

谈起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杨学峰谦逊地说:“这些都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心。愿望的实现与身体的健全还是残疾没有太多关系,重要的是认准了、决定了,就立马去做。

其实,杨学峰的歌唱事业并非一帆风顺。比如2005年在上海美琪大剧院举办演唱会时,由于没钱,从前期准备到演出结束的93天里,他和助手两人就有72天住在网吧。10块钱过夜还有开水,也算是最廉价的落脚地。“演出当天,1300多人的大剧院自发买票去的有700多人。那次演唱会很成功,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荣誉,我感到无比知足。”杨学峰说。

同样,有时也会面临很多波折。例如成都演唱会,前后历时6年才如愿完成。第一次定于2008年4月演出,结果因故取消;后定于5月27日演出,结果碰上“5.12”汶川大地震,演出取消;2010年再去成都,也没做成;2013年又去,并定于5月5日演出,结果又碰上“4.20”地震,最后取消;今年再次定于3月初演出,结果碰上马航失联事件,再次取消;最后在5月8日才得以成功举办,并取得巨大成功。

或许这就是定数,只有水到才能渠成。”杨学峰说,由此自己也更多了一些生活感悟,“做人首先要过欲望关,不能太满,更不要抱怨。上天在关闭你这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就看你能不能够找到。

在谈及当今社会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时,杨学峰坦言,在当下的社会,人们在面对残疾人时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拿自己举例,由于身体原因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今年却硬是一个人从北京到武汉再到深圳最后直至香港。一路上不管是出租车司机、火车乘务员还是普通群众都热情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哪怕是上洗手间也没人嫌弃。自己从内心深处充满感激!

采访最后,杨学峰道出了自己此生的4大心愿:写本书、在全国省会城市巡回演出、写传世之作、上央视春晚。如今,除去拉萨、西宁等5个省会城市外,杨学峰的足迹和歌声已经遍布神州大地,2011年5月也出版了首本专著《我有我的歌》。

当年被老乡们视为家庭累赘的杨学峰,硬是靠着残缺的身躯和艰苦的努力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他年过七旬的老父亲不仅不用为儿子操心,相反孝顺的儿子几乎每月都会给他寄去生活费。同时杨学峰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从活不过20岁的魔咒到38岁的漫漫人生路,他走的无比艰辛却又异常精彩。

最后,杨学峰告诉记者,说兰州作为自己全国巡回演唱会的第28站,目前已在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准备就绪。12月17日将在金城大剧院隆重上演。(吕守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