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成为东北新优势

13.12.2015  18:15

  中国兰州网12月13日消息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首“数九寒冬”的民谣,给了无数东北人熬过漫长冬季的希望。

  千百年来,严寒的天气和冰雪的神奇,只有在童话故事中才令人向往。即使在气候资源学研究中,包括光照、热量、降水和风能等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气候条件,因为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而被定义为气候资源,寒冷与冰雪则被剔除在外。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资源配置方式随之发生深度调整,催生出冰雪旅游、特色养殖、寒地试车、大数据云存储等新兴产业,驱动“冷资源”利用开始向深层次拓展。

  如今,“冷”被作为一种气候资源得到重新认识,逐步成为我国东北地区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的新优势。

   望寒生畏,“冰城”更名的旧闻

  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地域和气候特点鲜明。其中,黑龙江省是世界上开发历史最久、最寒冷的地区之一,一月份平均气温达零下14.7摄氏度至零下30.9摄氏度,冬夏最大温差可达70摄氏度以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有人认为,气候寒冷是制约这个边疆省份发展的“瓶颈”。有关部门曾专门发文通知,为了有利于招商引资,对哈尔滨宣传报道禁用“冰城”一词。

  “多宣传哈尔滨‘东方小巴黎’的洋气。老把哈尔滨描绘成冰天雪地中的‘冰城’,不把投资人吓跑才怪呢!”有的领导在不同场合强调这个观点。

  有专家指出,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不利的气候条件是破坏生产力,是灾害。寒冷天气无疑属于后者。

  进入12月份,在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县,气温接近零下50摄氏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冻伤手脚和耳朵,甚至能够把温度仪表冻坏。每当夜幕降临后,县城的街道上空无一人,跳广场舞的都跑到商店大厅中去了。

  由于气温低下,改革开放以前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民,一到冬天基本无事可做,在家里“猫冬”,生产力处于闲置状态。

  寒冬不仅难熬,也提高了东北地区的生活成本:保暖衣物必不可少;肉食、酒类消费多;蔬菜只能在大棚里生长,种植成本高……曾几何时,东北地区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冬的燃料,城里的备煤,农村的囤柴。

  现在条件改善了,新建住宅都有地热,但住宅建造成本和单价也相应提高了。东北地区每年供热时间长达四五个月,仅供热费就达数千元人民币。汽车也需要暖库,否则很容易启动不了。

  寒冷也增加了企业建设成本和生产成本:基本建设地基必须越过冻土层,墙体要比南方地区厚得多;施工期短,大部分地区仅有半年施工期;生产企业冬季要供热取暖,生产成本长期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