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冬春季旅游寻求突围 还需多练“内功”

23.12.2015  18:07

  祁连山国际滑雪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休闲。盛捷

  中国兰州网12月23日消息 甘肃拥有除海洋、岛礁以外所有的旅游资源类型。大漠戈壁、冰川雪峰、森林草原、丹霞等各种自然奇观共聚在此,甘肃也因而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景观长廊”。

  但长期以来,受气候条件和观念的影响,我省旅游客源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形成了“旺季过旺、淡季过淡”的不均衡局面。

  如何扭转人们的传统思维,挖掘冬春季旅游的市场潜力,促进冬春季旅游升温,实现淡季不淡的目标?日前,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

   甘肃省旅游淡旺季差别明显

  近几年,我省旅游业发展趋势迅猛,“十二五”时期,甘肃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在全国各省区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今年7至8月份,接待游客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了36.45%和40.32%。甘肃旅游的突飞猛进态势一方面表明,我省旅游真正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和快速成长期,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旺季过于集中造成的接待能力不足,淡季又有大量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闲置的尴尬局面。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告诉记者,每年5月至10月,我省主要旅游城市均出现一房难求、一票难求、一车难求、一导难求的火爆现象。而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期间,因气候和区位因素的影响,到我省旅游的游客大量减少,宾馆、饭店客流量明显下降,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大量闲置,但仍要支付如贷款利息、房屋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日常管理费用,这个成本只能从夏秋旺季的利润中扣出,如此,旺季的旅游利润被大大稀释。

  把多勋说,总体来看,尽管我省旅游资源集中体现为石窟寺观等人文景观,不受季节的影响,但淡季的存在拉低了旅游业旺季的收入,从而制约民间资本向旅游业的投资;同时,旅游业所需的基础设施等固定投资成本在旅游成本中占比较高,没有好的配套设施又会影响旅游的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