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眼里的十二五

23.11.2015  11:03

   手头有钱了,更有奔头了

      走进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六分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上,不时有装满蔬菜的农运车驶过。

  在村民王虎的日光温室里,头茬辣椒已经卖完,二茬西红柿苗已有半尺多高。说起“十二五”期间他家的变化,王虎不假思索地说:“有钱花了,日子也好过了,各方面的条件都改善了。”

  今年42岁的王虎,家里有14亩地,2011年以前,一直种植制种玉米和洋葱。王虎说:“过去,碰上好行情,能赚七万八万的,遇上行情不好的年份,就入不敷出。到了春种时,还要到银行贷款,手头一直是紧巴巴的。”

  如今这一切都变了,在他看来,是肃州区如火如荼发展的现代农业让他捧上了“金饭碗”。

  2011年,肃州区政府引导鼓励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每座日光温室补助8000元。王虎和村里一些有眼光的农民积极响应,率先种起了大棚。当年,王虎家的两座温棚收入4万多元。如今,六分村非耕地农业产业园里的日光温室发展到了800多座。王虎家的日光温室也由两座发展到8座,每年的收入都有十五六万元。

  如今,六分村非耕地农业产业园已成为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王虎介绍,现在,他靠种植日光温室,买了汽车,还在酒泉市区买了一套102平方米的房子,把父母和孩子搬到了城里,让孩子在城里读书。

  最让王虎感慨的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对民生投入的加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肃州区农村基本实现。王虎高兴地说:“政府现在对农民是越来越关心了,我70多岁的父母每月都能领上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全家人看病也能报销。去年,老父亲在市医院住院,2000多元的花销,在新农合报销了1000多元。现在的日子,不但好过了,还让我们农民的心里更踏实了。”

   如今的日子笑着过

      “我们现在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连做梦的时候都笑着呢。”提起这些年的变化,闫学仕赞不绝口。

  今年53岁的闫学仕,是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高岸子村的农民,养了15年的羊,人称“放羊倌”。他家原有5间土坯房,多年没有翻修。平日里,老两口都是在离家30多公里的放牧点上的茅草房里居住。

  高岸子村紧邻金昌市区,一条贯穿南北的马路将城乡分隔得十分明显:一边是繁华的都市、林立的高楼、华丽的灯火;另一边是零乱的村庄、破旧的土房、遍地的垃圾。

  闫学仕也曾盼望过,什么时候能和城里人一样住进楼房,这辈子也算值了!

  闫学仕盼望的,正是政府努力在干的。“十二五”期间,国家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从2012年下半年起,金川区统一规划,开工建设“天庆家园高岸子新村”。2014年9月,和城市社区相媲美的农民新村正式建成,75栋造型别致的新楼房拔地而起,高岸子村和邻近村的2500多名农户只掏了成本价就搬进了新居,实现了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居民。

  “刚住上楼房时还不太习惯,半夜里醒来一恍惚,还以为是在城里的亲戚家住着哩!”闫学仕笑着对记者说。老闫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农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养羊户,镇上除了无偿划拨土地修建养殖区外,还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连羊只的防疫针也是免费打的。

  “这几年,我每年养羊800多只,能收入10万元左右。为了方便上牧场,去年我花了12万元买了一辆越野车。”闫学仕说,“现在政策活了,大伙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养牛的、开饭馆的、搞建筑的、跑运输的、修汽车的,什么赚钱干什么,一年挣个几十万元也不是稀罕事。”

   靠山“吃”山富了山里人

 

  往年一入冬,祁连山脚下的民乐县南丰乡黑山村就进入农闲时节。而近年来,许多村里人却闲不下来。

  早上7时上班,下午4时下班,接着回家照顾老人孩子——这样忙碌的日子,村民武兴喜和妻子王燕已经过了两年多。忙归忙,夫妇俩的心里是美滋滋的。去年,他们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开着“小车”上下班——这样的“待遇”要搁在几年前,武兴喜想都不敢想。他说,这一切得益于村里乡村旅游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

  黑山村位于民乐县南部,距离扁都口只有7公里。扁都口是祁连山中段一处贯通南北的险关要隘,这里雪峰雄峙,油菜飘香,是民乐县近年来重点开发的旅游风景区。

  “公路边上停满了车,山坡上扎满了帐篷,就连外国人也开着房车来了……”看到的这一幕,土生土长的黑山村人武继德,于2011年毅然将自己在兰州经营良好的3家超市转让出去,揣着80多万元现金回到了黑山村,决定借助旅游靠山“吃”山。经过一番考察,武继德在黑山村投资建厂,以当地优质的小麦、青稞、玉米、菜籽油为原料,采用传统的“老面发酵”方式,开发加工各类中式面点。

  2013年初,武继德的公司正式投产,产品名称注册为“乡村里的馍馍”。仅仅几个月,“乡村里的馍馍”就在张掖市打开了销路。如今,馍馍的品种已达25个,公司的员工也增至40多人。“今年的销售额有望超过700万元。”武继德喜滋滋地说。

  这几年,在南丰乡,靠着旅游“吃饱饭”的不止武继德一个。炒面庄村民任忠开发了食用菌采摘观光园,旅游旺季时,每天营业额达数千元;韩喜武借助当地的祁连玉矿资源,专门开发玉器旅游产品;任维宽开起了“农家乐”……很多农民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

   鼠标轻轻点苹果销四方

  11月20日,记者来到礼县盐官镇新合村良源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康永良和几名年轻人正在电脑前与客户交谈、接单,院子的大棚里,十多位村民忙着选果、装箱、过秤、贴单、装车。

  “这些天平均每天有500箱苹果要发出去,大家忙得有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你看这些包裹,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哪儿的客户都有,我们礼县苹果的名气越来越大了。”说起在网上卖苹果的事,康永良满脸兴奋。

  当记者问起“十二五”期间,感觉变化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时,康永良不加思索地说:“还用说吗?咱农民也搭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快车,足不出户,就能把几百万吨的苹果卖出去。”

  今年48岁的康永良是土生土长的新合村人,种销苹果几十年。过去,每到苹果采摘季节,他便到西汉水两岸的盐官、永兴、祁山等乡镇收购苹果,然后转卖给外地来的大客户,或运到天水、宝鸡、兰州等城市去出售,辛苦不说,也挣不了多少钱。

  2014年初,康永良的儿子康维起复员回家,打算在网上卖苹果,康永良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很快注册了“礼县苹果店”。

  自从去年8月5日,网店有了第一笔50多元的订单后,网店苹果的销量开始节节攀升。到现在,“礼县苹果店”网上累计交易订单46万件,交易额超过2800万元。

  康永良告诉记者,为了创建“从田间到舌尖”的网商销售模式,今年合作社投资新建了电子商务示范苹果园100亩,安装了8个摄像头,对果园进行24小时实景展示,在网店设有全程监控视频链接,让顾客能清晰地看到果园实景,极大地增加了成交率。

  如今,在陇南,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开办网店,把山货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跨栏”奔富路

  年轻的范海彦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了。这不,前阵子,他全程认真收看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他认为,国家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一定会影响到地处偏远的清水农民的生活。

  范海彦是天水市清水县草川铺乡黄崖村村民,今年35岁。说起他家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变化,范海彦觉得是翻天覆地。

  5年前,他家里有两间土坯房,经常要修修补补才能居住。吃水要到村庄旁的山泉眼中去挑。家里养着3头驴,玉米、马铃薯、胡麻、菜籽,仅能自给自足。后来,范海彦攒钱买来一辆农用车,为本村及周边的客户运砖、送沙,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对他而言,如果说“十二五”的前两年是“竞走”的话,后三年就是“跨栏”。2013年,他栽植的13亩核桃园日渐长成,见着了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他算了一笔账,种植与打工相加,家庭年收入超过了6万元。他说,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

  如今,他家拆除了以前的土坯房,新建了8间新房,都是钢筋砖混结构的平顶房。他家变了,全村也变了。现在通村路硬化了,村内巷道硬化了,全村发展核桃5130亩,年收入200多万元,人均2000元。

  说起今后的打算时,范海彦满怀信心地说:“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五年做个计划,希望自己在未来几年,能够挣更多的钱,买上一辆小轿车,在县城买上一套房子,让娃娃在城里上学,好好读书,将来更有出息。”

   政策好受益多信心足

  初冬,在泾川县北部塬区的3200亩苹果基地,记者见到了“80后”青年农民郭坤。他不仅是果品基地的主人,更是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说起“十二五”期间的感受,郭坤有着切身的体会。

  5年前,静宁县治平乡杨店村迎来了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家家户户种苹果,家家户户卖苹果。“当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许多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我便怀揣着在西安开饭馆淘来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成立了静宁县博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为乡亲们的果品找市场。”郭坤说,如今,深山里的苹果都销售到了上海、广州、四川、北京等地,而且卖上了好价钱,乡亲们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户户不仅盖起了小康屋,而且有的还在城里买了商品房。

  2013年,郭坤又响应加快土地流转政策的号召,在泾川县党原乡流转土地3200多亩,投入700多万元建成了优质果品基地2000亩,山地果园示范基地1200亩,培育栽植了近16万株优质红富士树苗。在郭坤的示范带动下,党原乡成立了泾川科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泾川金果子果品专业合作社。

  郭坤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是农民受益最多、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农民种地不仅免租免税赋,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惠农补贴。“我在泾川流转土地种植苹果,得到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给我的果品基地配套实施了滴灌农业项目等。”

  说起“十三五”的发展前景,郭坤满怀信心地说,他会以现代苹果产业与高科技结合的新思路,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在黄土高原上培育出绿色、环保、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口感好、外形好、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苹果,以示范园带动农民致富,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产业发展“后劲”足

  这几年,庆城县赤城乡新庄村农民王舒平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牛人”。他种植的中药材不仅销路好,还被命名为“王舒平北柴胡”;他栽植的有机养生苹果,不仅销路好,而且卖价高;他带头实施的苹果中药材套种模式,成了市县推广的经验……

  11月2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正在包装苹果的王舒平。“这批苹果是上海一位‘回头客’预订的,每盒装6个苹果,卖180元。”王舒平说,“这四五年,我能干得顺风顺水,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扶持。”

  王舒平是个爱折腾的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开始种植中药材,但由于没技术没市场,往往白忙活一年。由于有中药材种植上的沉痛教训,王舒平对规模经营有深刻的认识。他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动员群众参与成立了新庄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神龙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很快,他的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庆阳市6个县区的30多个乡镇,中药材打入了河北、山东等省的大型药材市场。

  2012年,王舒平又提出了组建全乡社团联合会的构想。现在,在赤城乡,养殖合作社产出的牛奶、牛粪,供给果业合作社,牛粪施作底肥,牛奶喷施果面,生产绿色无公害的优质苹果。药材合作社和果业合作社联合,实施果药套种,药材秸秆既可还田肥地,也可供养殖场做饲草,环环相扣,融合发展。

  让王舒平体会深刻的是,如今,各级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搭建的信息平台,实施的各类政策性补贴,以及灵活便捷的各种扶持贷款,让产业发展有了足够的“后劲”,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充实并且幸福”的人。(记者张革文 刘兴元 牛彦君 先朝阳 惠程华 齐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