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精准扶贫一定要对症下药

26.02.2016  12:25

扶贫,不是一句口号。当前,精准扶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然而“贫穷千万家,原因各不同”,农村的贫困现象比较复杂,不只是“精准”了“对象”就能解决问题。那么,精准扶贫如何做到“对症下药”?笔者在从事扶贫工作中发现,贫困人群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因此精准扶贫要针对这四类对象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针对丧失劳力型。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因为残疾、重病、精神障碍、孤寡或其他原因等丧失了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很难靠自身发展脱贫。这样的人群只能是通过政府各种渠道予以保障兜底,通俗地讲就是政府把他们“养起来”。目前这项工作已经有民政、残联、卫生计生等部门在做,需要的是与精准扶贫政策整合配套,更加完善,让这类人有基本医疗(包括“大病救助”)和基本养老、住房等生活保障。

针对积极进取型。有一部分人有生产力和生产资料,也有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力,积极进取。但缺乏眼光和前期资金投入,缺乏致富技能,总是在落后的传统农业中挣扎,付出不少,收获不多,甚至只有耕耘没有收获。对这种类型的人,要提供理念上的帮助,村里成立有特色的产业或专业合作社,以村为单位成立“致富能人”带头发展,互助发展,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要请有关专家和致富能手帮忙设计符合自己特色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发展项目,搞技术培训,授人以渔。政府提供部分小额无息贷款,以便前期投入。对这类人群的扶持只要得法,效果会很好;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人以渔”,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方式进行技能培训。

针对不思进取型。有一部分人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脱贫的意念,比较懒散,甚至有好逸恶劳的现象,知道自己的“贫困”政府一定会管,争低保,吃低保,还说低保的数额太少,常常说怪话,发牢骚。对这类人群需要加强教育,扶贫先扶志,让心先“脱贫”,把“志力”扶起来;同时要鼓励他们积极劳动,把低保和其他政策上的钱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发给他们,比如,他自己发展了多少生产,养了多少牲畜,开展了多少劳动就给予奖励,用激励的方式推动他们脱贫。不要直接给钱养懒汉,以免产生“破窗效应”。

治穷先治愚。有一部分人有劳动力,勤劳善良,但智商较低,主要表现在不会计划、安排、打算上,不知道如何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钱没用在刀刃上,力也没用在刀刃上。这类人不仅很难富起来,即使富了也稳不了,而且很难靠外援扶持。对这类人的扶持需要更具体,必须在村里结合实际情况想办法,由村委会统一指导和安排,委派或聘请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最好是邻居)帮忙当家作主,一户帮一户,结对帮扶,实施借脑工程和跟师学习。在能人的带动下跟随其发展产业、投入生产、增加本领,跟随其安排生活、精打细算、当家理财,逐渐改变,逐步提高。

总之,精准扶贫需要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底子,研究对象与对策,对症下药祛“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