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春晚”成陇原新风景

26.02.2017  21:05

  没有绚丽的舞美,没有明星大腕,甚至没有串联节目的主持人,但“自己人演,自己人看”的农村春节联欢晚会,照样能让家门口的村民乐而忘返。

  这个春天里,呈现在陇原大地的农村“春晚”,成了今年甘肃农民过春节的新风景。

听唱新翻杨柳枝

  正月十七晚的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雷王村,一台由村委会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村里新落成的文化广场舞台上演。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本是中滩镇经济、文化中心的雷王村更增添了节日氛围。有人说,这是一年村里人最齐全的时候,平时在外工作、上学的人都回来过年了。

  这些年,村里走出去的人多了,大家日子好了,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比以往要高。这不,筹备“春晚”节目时,发现“草根”艺术人才还真不少,当晚演出的16个节目,有小学生的古筝演奏,有农村大妈们的广场舞表演,有区里艺术家的二胡独奏,也有从山西、宁夏等地邀请来的葫芦丝表演艺术家。这些节目看似业余,但散发着泥土芳香。

  那威村,是天祝县天堂镇的一个小村庄,但就是这个少数民族村民占全村人口90%以上的村庄,常年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今年春节期间,村里的“春晚”乡土味更浓。

  在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乡村舞台”上,乡亲们自制道具,由自乐班成员领头,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春节综艺节目,他们用舞蹈、歌曲、民间小调、小品等艺术形式,赞新农村建设,说社会变迁。特别是藏族群众表演的民族舞蹈,跳出了草原儿女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感恩。

  元宵节这天,漳县盐井镇杜家庄的村民们把非遗项目搬上了“春晚”舞台。传统社火小调《夸粉团》《十送财》是当地村民非常熟悉的民间曲调,由本村社火“好家子”表演的这两个节目,轻松自然,赢得了台下村民的喝彩。《老两口顶嘴》《傻媳妇转娘家》都是文艺骨干自编自创的小品,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上村民幽默夸张的艺术展示,让台下村民笑得前仰后合。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今年陇原大地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规模不等、风格各异、形式不同的村级“春晚”,他们用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式,过了一个“文化年”。

为有源头活水来

  农村“春晚”,在甘肃不是盆景,而是一道风景。

  之所以有这样的农村“春晚”,得益于近年来我省持续不断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乡村舞台”建设阙功至伟,在甘肃农村释放出了巨大的文化能量。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而经济欠发达、文化资源富集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省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乡村舞台”的构想,并于2013年11月启动试点工作。

  按照《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到2017年底,我省要在16024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舞台”全覆盖。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推广和普及,目前全省“乡村舞台”建设累计投资31亿元,建成14580个“乡村舞台”。这些功能多元化的“舞台”,已经成为我省农民文化生活的大乐园。

  其实,“乡村舞台”建设的初衷,本就是让老百姓跳舞有广场,表演有戏台,健身有场地,娱乐有器材,阅读有书籍,创业有平台。

  这些年来,“乡村舞台”建设基本实现了最初的建设目标,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乡村舞台”建设,扭转了有“愿望”没“平台”的困境,使基层群众有了身边的自办组织,有了便利场所,有了娱乐设施,有了固定队伍,有了活动保障,农村群众忙时耕种,闲时娱乐,“群众演、群众看”,文化需求得到了随时满足。

  “乡村舞台”建设,推动了群众文化产品的“自产自销”,“草根”艺术家有了才艺展示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实现了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换,同时,这个舞台为群众提供了广阔的才艺展示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文艺爱好者的自我表现愿望。

  此外,“乡村舞台”建设,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复活。目前,全省有五十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乡村舞台”艺术活动,发挥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服务群众的双重效应。

入境自知风俗厚

  如果说耍社火、扭秧歌、听秦腔等文化活动是以往我省农村春节期间的“老传统”,那么遍地开花的农村“春晚”,而今成了我省农村的“新风俗”。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老戏新唱”的创新;既有对祖国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抒怀。农村自办“春晚”,可以说是一种温暖的文化回归。

  金塔县西坝乡、白银区强湾乡等地,村民每户至少有1人是村里自乐班成员,平时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妻子演,丈夫看,孩子演,家长看,全员参与文化生活的氛围较为浓厚。在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文化大院,主人王东良常年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孝道讲座”,邀请当地先进人物、德高望重的村民、孝亲敬老的典型、考取大学的学生等,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开展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教育活动,达到了村民自我教育的目的。

  瞄准农村主战场,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一直是我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自从有了身边的组织、身边的场地和身边的活动后,我省农村的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农民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当文化占领了农村主阵地后,村民传谣信邪、聚众赌博的少了,生财有道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农村文化面貌、村风民风也得到改善。(记者李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