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

24.07.2014  13:05

   【“中国稳健行”专家系列谈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村宏观经济室主任 党国英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将其土地使用权通过租赁、转让、并入合作组织以及作价投资于法人企业等方式,使土地使用权属发生变化的行为。

焦海洋图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正在稳步扩大。据有关方面披露,目前农村耕地总体流转率已经超过15%,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在50%以上;还有少数地方比例更高,有的县市接近百分之百。土地流转使得一些经营规模大的农户得以产生,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率。大农户比小农户更重视农业投入,经济效率也更高。我们的一些案例调研表明,土地流转方便了土地整理,可以减少农田道路的面积和田埂占地面积,一些废弃地也容易得到利用,从而有可能使土地利用率提高5%左右。因土地集中所导致的规模化经营还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实现一定程度的减支增收。如果把国土资源部目前持续推行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看做土地流转方面的改革举措,那么,这项政策最终可能使我国节约出数千万亩土地用于耕地面积扩大,同时还可适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流转的最大好处是促进我国农业由小规模兼业农业,向适度规模专业化农业方向发展,使全国兴起一大批家庭农场,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效率。如果做动态的分析,且以我国农户的平均收入接近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为测算基准,我们估计在30年或更短一点的时间以后,我国只需要约3千万专业农户。这意味着未来还有1亿多兼业农户要放弃农业,将土地流转到留守农村的专业农户手里。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关于土地流转的疑虑,其中有很多是不必要的。

  有人将人均1—2亩土地看作农民的“社会保障”,因而反对土地大规模流转。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所谓社会保障,只能是来自社会,而不应该来自农民的土地。事实上,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已经超过1亩地1年所产生的纯收入,更超过了平均地租水平。从社会进步的趋势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总体上不会、也不可能依靠地租过得富裕。过富裕日子要靠劳动,靠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劳动。

  还有人担心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会导致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占有的两极分化。其实,在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拥有土地与拥有资本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简单道理。为什么不怕资本占有的两极分化,独怕土地占有的两极分化?这很荒唐。哪一个现代国家的命运被“地主”主宰了?人类的基本生存离不开土地,但决定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却是社会经济制度与科学技术水平。现代国家有足够的手段抑制“食利者”阶层扩大,不必为此忧心。如果发生什么问题,那是政治问题,与土地流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