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联结起村庄的小康梦---政协委员:信息化平台建设可打造村级公路畅联网

06.11.2017  10:25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市立足解决农村公路总量不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努力补齐农村交通发展的短板,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414个脱贫村村社道路建设任务,全市共新建各类农村公路4752.6公里,农村公路发展进入历史最快时期。与此同时,农村公路质量、标准、维护等问题,未来农村公路建设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焦点。日前,市政协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政协委员提出,新时代农村公路建设全面进入“攻坚期”,撬动城市资本进入农村,配套农村资源建设信息平台迫在眉睫。

农村道路网络便捷群众出行

村里建起了水泥路,我们出门方便多了,农村公路就是修在家门口的‘高速公路’啊!”说起修在家门口的农村公路,永登县坪城乡白土咀村村民李满春高兴地说。李满春说的“高速公路”实际上就是从景泰县双墩村通往坪城乡坪城村的农村水泥公路,路线全长27.2公里。这条路将沿途的白土咀村、满塘村、中塘村、坪城村有机连为一体,直接受惠的村民达1.1万人以上。

对永登农村公路长期关注的市政协委员何建文表示,永登全县16个乡镇通上了等级油路,200个行政村通上了公路,181个行政村通上了等级路,通畅率达到90.5%。农村道路网络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运输条件,对农村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今,不论是在永登县,还是在榆中县、皋兰县,或是在兰州的城中四区等每一个行政村,往日的土路成为了历史,新建或者早已建成的通村公路拉近了城乡的距离。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697.1公里,相比2012年增长了46.5%,提高了将近一半。

农村经济发展搭乘公路建设“快车

皋兰县石青村以种植小麦、胡麻和大豆等蔬菜为主,很多时候就算丰产,但不一定丰收。“外面进来收购的批发商少,价格就上不去,就算产量上去了,也值不了几个钱。”村民邓有顺说,石青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的畅通。

石甘公路的全线贯通,使偏远的石青村就近和兰州新区实现了无缝对接,平整的水泥路把原来石青到兰州新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下子就缩短到了二十几分钟,商贩们的货车也陆陆续续开到了田间地头。一条农村公路,就此打通了乡亲们致富路上的“肠梗阻”。石青村的村干部们,正谋划着如何调整种植结构的大事小事。这个封闭、偏远、贫穷的山村,展现出的前景是一片生机和希冀……

皋兰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未来,修建的公路不仅能通到村庄,还要力争通到田间,通到果园,让建成的每条路成为产业路、脱贫路、致富路。

信息平台将成公路建设“风向标

由于我市乡镇、村组公路总体上处于以通为主的发展阶段,道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山区公路规划乱,资金筹措不到位,公路质量不高,养护管理不到位,产业配套紧密等问题比比皆是。今后,农村的道路建设该走怎么样的道路,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原市政协常委、高级工程师宋小平表示,农村公路建设应该坚持规划优先原则,从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出行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和旅游资源开发等要素,重点抓好通往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的主干道出路口建设,抓好资源利用,贫困地区连片开发的“经济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要与农村的整体开发相结合,不能单打独斗,使得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从单纯的总量控制到工程项目、路网布局合理规划的转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难题。同时农村公路的建设应该引入社会资本,让城市资金向农村流通,通过奖励或者补贴的方式,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路管养中。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的新型交通投融资体制,有效扩大建设资金规模,保障项目建设需要,鼓励县区采用“ppp”模式实施农村公路建设。

市政协委员陆春鸣表示,全面加强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建设很有必要。着力构建智能、高效、完整的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对全市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和养管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价,使之成为全市农村公路养护作业评价及养护资金优化分配的有效决策工具,从而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精细化、科学化的养护和管理。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完善农村公路通达电子地图和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基础数据库,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共用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农村路网建设与管理养护工作,这对农村公路后续的建设、管理、养护都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