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家女创建"巧手女人坊":让美丽事业遍地开花

06.08.2021  19:54

  中新网兰州8月6日电 (记者 魏建军)46岁的甘肃省华亭市河西镇杨庄村村民岳彩霞,历经生活坎坷,从农家女到创业先锋,她创办了陇原女子巧手坊,建办了巾帼扶贫车间,吸纳当地弱势群体、贫困农户、闲散劳力等再创业,开辟了农村妇女致富新路,“让美丽事业遍地开花”。

  2006年,岳彩霞结婚10年的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她带着年幼的女儿独自生活。不幸的是,娘家嫂子也因病过世,哥哥一度悲伤成疾,面对幼小的侄子,年迈的父母,她挑起了一大家的重担。为了生活,她农忙种地,抽空打工。

图为村民制作的仿真花。(资料图) 魏建军 摄

  五年后,岳彩霞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尚维国,尚维国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两个懵懂年幼的孩子。扎进这个贫寒的家庭,岳彩霞默默承诺,要用全身心的爱温暖他们,让几个可怜的孩子开心幸福。结婚之后,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

  提起往事,岳彩霞有点哽咽。“虽然身处农村、又无一技之长,又没有年龄优势,可我不愿向命运低头。”岳彩霞开始思考怎样改变命运。她将目光投向村里的“农家书屋”,利用空闲时间钻进书屋,苦读养殖书籍。

  不仅如此,岳彩霞还买了几头猪仔开始养殖实践,她一人身兼饲料员、清洁工、接生员、防疫员....。。两年来,她逐渐摸索出了养殖经验,慢慢发展壮大,最多时一年养了五六十头猪,收入逐渐好了,家里盖起了新房。村里人看到后也养起了猪,向她讨教养殖经验。渐渐地,她带头发展养殖产业的干劲与事迹传扬开来。

  2015年12月,岳彩霞被选为华亭县(现华亭市)河西镇杨庄村妇联主席,新的平台有了更多接触新事物和外面世界的机会。她曾多次以巧手骨干的身份被派往苏州、北京、平凉等地学习手工艺品制作技术。常年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多次外出学习积累的知识储备,为岳彩霞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016年,华亭县(现华亭市)妇联组织农村巧手骨干去平凉崆峒古镇参观手工艺品展览,这让岳彩霞大开眼界,这是她从“小我”向“大我”转变的关键时期。回来后她就思考,河西镇属偏远乡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留守妇女众多,为何不能让大家通过发展巧手事业赚钱呢?她的想法和提议得到了镇党委和妇联的鼎力支持。

  第二年,岳彩霞注册成立了华亭县首家陇原巧手女人坊。当时没有启动资金,没有场地,她多方奔走,从银行贷款5万元,向亲朋借款3万元,租场地、布展厅,收购农家鞋垫、猫头枕、婴儿及老人用品、手串、草鞋等工艺品。别看一双不起眼的手工鞋垫,收购价却在60到80元之间。

  2018年,在华亭市支持扶持下,陇原巧手女人坊旧貌换新颜,在河西镇建成了可容纳200人的加工车间。“加工仿真花真赚钱”的消息也逐渐在河西镇民众中传开了,但很多人还是不看好这件事,有的担忧工资发放不及时,有的觉得赚钱少,有的认为加工仿真花就像做针线活,只适合女人做。

  那段时间,岳彩霞除过每天拿上仿真花样品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外,还要在巧手馆里忙着领货、分货、送货,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以至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不过,一个月下来,村里有十多位妇女加入到她的巧手坊里来,收入也从几百元增加到1000多元。这种自由自在挣钱的灵活方式,也让村里的老年人、大男人心生羡慕。

  魏顺平是河西镇河南村的一位残疾人,家里就他和70多岁的老母亲,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计。岳彩霞多次到魏顺平家里提供上门的技术培训,并亲自把货送到家里,就这样,魏顺平成了巧手馆最早做花的残疾人,第一个月下来,魏顺平就拿到了1200多元的工资。“是仿真花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他说。

  在华亭市,流传着这样的两句话:馨香女人花,情暖千万家。这是对陇原巧手女人坊,也是对岳彩霞本人的称赞。现在的河西女人坊里,不但有乡村的男女老幼,也有城市的在职或退休人员,他们利用周末闲暇时间,走进车间安心仿真花的制作,心情愉悦中得到一份生活的实惠。村里的不少老年人也在这里做花,有了自己的零花钱。

  河西陇原巧手女人坊,不仅成为华亭市产业发展的一个成功品牌,也带动了全市妇女创业工作的大发展。在岳彩霞的带动下,仿真花加工为华亭及周边县区产业致富提供了新的思路。因其突出的表现,2018年,岳彩霞同志当选为华亭县妇联十六届兼职副主席。

  为了拓展产业路径,2018年,岳彩霞注册成立了华亭县彩虹桥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手工制作、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及种养一体化经营的产业模式。截至目前,已在华亭市设立了6处订单加工管理点,提供就业岗位750个,辐射带动全县1300多农户致富增收,年均创收160多万元。(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