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致墨西哥湾现 “死区”
16.08.2014 20:35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发布研究报告称,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墨西哥湾 “死区”的面积大小相当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这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区,因海底没有或者只有很少氧气无法支持海底鱼虾生存而得名。
报告作者、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海岸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吉尼·特纳(Gene Turner)表示,这片“死区”形成的原因是因为过量营养物质从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农场流出,并最终排入墨西哥湾。这些营养物质进入墨西哥湾后,促进了海藻等有机物过度生长,后者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消耗水中的氧气,最终使其他生物无法生存。
科学家们表示,20世纪60年代,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土地增长迅速,导致污染加剧。20世纪70年代,部分地区的含氧量已经不能满足海底鱼类的需求。自那时起,“死区”扩大至今。 特纳说:“这是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以及滥用自然资源的典型例子。”根据特纳和路易斯安那大学海洋协会海洋生态学家南希拉巴莱斯(Nancy Rabalais)的报告,近几十年来,全球“死区”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已超过550个。
特纳表示,近年来,这片“死区”的面积处于不断变化中,其中至少有两次达到过8200平方英里,相当于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大小。而2014年夏天,“死区”的面积缩小至5052平方英里,被波罗的海海域的一片相似地区超越。
关于“死区”面积的变化,特纳解释道,洪水、干旱、风暴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了流入墨西哥湾的营养物质量,引起了波动。
报告指出,政府的农业政策将影响密西西比河的污染程度。此外,几乎常年裸露的玉米地营养物质渗出是这一问题的最大原因之一。为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2001年河流沿岸的各州曾经与联邦成立了特别工作组,不过收效甚微。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16.08.2014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