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假事、抒假情原因在哪?
据《人民日报》报道,由某部委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征文评选中,评委张贺看了580篇文章后,得出一个结论,所有文章都假:写假事、抒假情、发假议论,缺乏真情实感,张贺认为,这与语文教科书中本身充斥着虚假空洞的文章密不可分。(12月12日《西安日报》)
学生作文写假事、抒假情、发假议论,缺乏真情实感,这与课文虚假空洞到了何种“密不可分”程度,还有探讨的余地。因为课文虚假的地方,小学生未必看得出来。没有张贺评委的知识储备,大人恐也不知其然。我就是。
举例来说,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文章说爱迪生7岁时妈妈得了阑尾炎,医生做手术时光线太暗,爱迪生利用镜子反光原理,使医生手术得以进行。可世界上最早的阑尾手术出现在1886年,也就是爱迪生40岁的时候。显然爱迪生7岁时即1854年,医生还不可能做这样的手术,爱迪生利用反光镜原理救妈妈,也就成了虚构的故事。面对这篇课文,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说得清吗?
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几乎每隔几年就会修改。在2002年和2003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写道“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可当年洛杉矶根本就没地震发生。于是在2004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美国洛杉矶确实发生了地震,但时间是当地凌晨4点31分。按常理,这个时间学生只可能在宿舍或者家里,不可能在教学楼里。2009年的课文,又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2012年,开篇又变回“有一年”。这样变来变去,是为了还原真实,还是纯属虚构,单靠常理,当然不能做出定论。至于《孔子拜师》真相如何,司马迁未必说得清楚。再说,小学生只是在听故事,那会分清情节的真假。
尽管如此,我还是十分赞同这个结论:小学教科书作为孩子们的启蒙读物,培养孩子们的温情与责任无可厚非,但这种培养不应该建立在虚假空洞的文章上,要培养孩子,教科书得率先真诚。因为孩子长大后有朝一日,突然发现小学课文留下的美好竟是假的,他就一定有吃了苍蝇的感觉。也不利养成他们严谨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还有就是,小学课文事实、情节失实,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浮躁。
至于写假事、抒假情、发假议论,缺乏真情实感,我认为直接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教育脱离实际,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很少和实际有所联系,更别说密切联系了。故而就出现了小学生分不清梨花杏花还是桃花,不知道羊粪蛋蛋和中成药的区别,以致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还高高兴兴把羊粪蛋蛋装进口袋,当做宝贝带回家中,向父母炫耀一番。能怪孩子吗?
相反,那些经常去见识并参加劳动和课外实践的孩子,通过掰玉米、挖红薯、摘柿子、放羊、养鸡等各种活动,通过淌过面颊的汗水,更加深刻地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接地气的历练,让他们写出的作文言之有物、感情真挚。
所以改变教学现状,才是杜绝空发议论的根本。不改变教学方式,还是以考试为中心,你就是把课文的错误之处订正过来,还不是一样的啊。
文/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