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启动"历史再现"工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国兰州网10月10日消息 继“乡村舞台”之后,今年我省率先启动“历史再现”工程,同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全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请听甘肃台记者刘芸的报道。
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史馆是我省首批“乡村记忆”博物馆之一。走进村史馆,映入眼帘的是煤油灯、手摇式粗布纺织机、青石碾子等几十件记录着这个贫困山村变化的老物件。康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武亚华介绍说:“党员活动室是13年修的,随后我们专门开辟出一间,作为村史馆,要大家看着我们的发展变化。像以前的一些生产工具,现在的小孩都不认识了,我们把它放进来,就是给他们留存一份记忆。”“乡村记忆”博物馆是我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创新发展的新型博物馆。今年5月,我省启动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按照工程方案,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1000个博物馆聚落,成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首次以1+2的形式,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等,将文化建设的“软任务”具体转化为与小康指标、国家“三馆一站”相关标准相衔接的“硬指标”。省文化厅副厅长周奉真:“按照全面小康的指标要求,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到2020年,全省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不低于200元的具体指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是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村的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我省已全面完成了460多万户的建设任务。”目前,村村通户户通设备已正式进入长效运维阶段。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武志元介绍说:“目前已完成14个市(州)户户通运维管理中心、79个县级运维管理工作站和部分乡(镇)服务网点设置,下一步将督促运维企业尽快完善省、市、县、乡、村5级运维服务网络和队伍配备工作,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