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粆林民的甜蜜事业

25.01.2016  22:26

  发展林下养蜂业让不少林区职工群众过上了“甜蜜”日子。粆林民就是其中之一。

  在甘肃省舟曲林业局茶岗林场苗圃院内,有几十只土鸡正寻着地下的虫子,院旁井然有序地摆着一排排蜂箱,成群的蜜蜂围着蜂箱来回飞舞。一位养蜂人正忙着收集新鲜的蜂蜜。这位养蜂人就是茶岗林场苗圃职工粆林民。

  今年54岁的粆林民自1978年起便在舟曲林业局工作,先后在沙滩、铁坝、茶岗林场从事采伐、营林、机械加工与维修、森林管护等。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粆林民由昔日的砍树人转变为栽树人、护林人和靠林致富带头人。茶岗林场苗圃位于大山深处的嘎尔沟。这里山高林密,蜜源植物充足,适宜养殖蜜蜂。于是,粆林民萌生了在林下养殖蜜蜂增加收入的念头。经过多方考察和咨询有关专家,粆林民确定土蜂更适宜在山区饲养且不影响种苗生产工作,就在2013年投入资金5000多元,开始摸索着养殖土蜂。

  万事开头难。粆林民每日吃在蜂场,睡在蜂箱旁,天天与蜂群为伍,但由于缺乏养蜂相关知识和经验,他养殖的蜜蜂死亡率偏高且产蜜量很少。为找出失败原因,粆林民买来相关书籍挑灯夜读,学习养蜂技术,还专门跑到10多公里外向藏族养蜂前辈取经,积极参加林区举办的中蜂养殖技术培训班,不断总结养蜂经验。经过多方学习,粆林民逐渐掌握了培育蜂王、让蜜蜂平安过冬等养蜂关键技术,避免了死蜂现象。蜂群已由最初的3窝发展到20多窝。

  每年春天百花盛开之时,是蜜蜂最繁忙的季节,也是粆林民最忙碌的时候。他每天都要查看蜂王产卵情况、幼虫孵化是否顺利,并要多次观察蜂箱出口处蜜蜂的状态。几个月不下山是常事,必备的生活用品都是同事们帮忙从山下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粆林民养殖的土蜂每群年产蜂蜜约20公斤,市场售价每公斤100元-120元。因质量好且营养价值高,粆林民生产的蜂蜜每年七八月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一些顾客只得在蜂蜜产出前就前来订购。

  粆林民常说:“如果不把这片林子经营利用好,那就愧对几代林业人的心血。”在养殖土蜂的同时,粆林民又在林下散养了50多只土鸡,还在房前屋后和林间空地种植有机蔬菜。鸡群在林地里吃虫子使苗圃的害虫减少了,对幼苗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鸡粪为林地和菜地提供了很好的有机肥料。

  如今已是茶岗林场颇有名气的“养蜂土专家”的粆林民,主动为其他职工免费提供蜂种及鸡苗,传授养蜂经验,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尝到了甜头。在粆林民的带动下,茶岗林场现在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的林业职工有10多户,他的几个徒弟每户都养了10多箱蜜蜂,养鸡、兔上百只。

  谈起今后的打算,粆林民满怀信心地说:“明年我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职工参与到林下养蜂的队伍中来,共同经营‘甜蜜事业’。”(中国绿色时报讯)

图为粆林民在查看巢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