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生态养殖,健康生活的追梦人——记李雪云创新创业典型事迹

29.10.2015  14:32

抓住机遇,确立创业目标

康乐大草原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被誉为中国第六大草原。在很多人的眼中,这里是一个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但是在80后创业者李雪云的眼中,这里就是自己的根,就是自己追逐绿色生态梦想的地方。李雪云了解到“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追求健康。安全、绿色、生态的有机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通过深入调查,李雪云决定利用家乡的优势资源,打造生态养殖产业。

李雪云,1982年出生,康乐乡牧民,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一心致力于高原绿色生态养殖事业和自主创新创业,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和学习,李雪云终于踏上了一条自主创新创业的道路。

多方筹措,做好引领致富带头人

李雪云带领他的创业团队于2013年以150万元注册资金,成员出资202万元成立了肃南县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位于肃南县康乐乡。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发展骨干会员86人,聘请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采取“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运行管理模式,对肃南县从事高山细毛羊、高原牦牛养殖的农牧户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方式壮大合作社规模,合作社建立健全了章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并通过提供技术、信息服务、购销一体的自我管理、民主决策、互助合作的运行机制。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利用合作社有利条件,加大培育优质品种的力度,切实提高畜牧产品品质及产量;二是对农牧民群众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集中收购销售,提高农牧民群众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山细毛羊、高原牦牛养殖基地,租用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牧草300亩,合作社饲养牲畜1640只,其中高山细毛羊1500只。围绕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辐射带动合作社成员及周边农牧民形成高山细毛羊、高原牦牛养殖销售和牧草种植、加工、销售经营体制,有效的解决了农牧民舍饲养殖的高山细毛羊和高原牦牛“卖难“、繁育品种质量退化,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合作社成员年人均增收3600元,比非成员农牧民年纯收入高出20%,实现了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双赢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社与肃南县草原惠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2014年合作社共出售甘肃高山细毛羊1300只,高原牦牛60多头、收购销售饲草料300多吨,年销售收入161.9万元,纯利润21.9万元,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带动作用。

多管齐下,打造绿色健康养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利于人们健康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已成为时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绿色食品已具备了深厚的市场消费基础。未来,绿色食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开发潜力都十分巨大。李雪云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多管齐下,先后在明花投入20万元种植黑枸杞50亩,并打造肃南县第一家生态商铺,专营肃南高原蘑菇、锁阳、黑枸杞、甘肃细毛羊羊肉,高原牦牛肉等绿色无污染产品。

信心满满,创业创新好打算

肃南县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主要以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社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生态养殖合作社的服务能力,把合作社建成一个上联市场、下联农牧户、发展生态养殖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全面整合资源、资金、人才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潜力,走高起点,超前式发展的路子。

面对未来,李雪云又有了新的打算。他表示,今后要跳出就养殖做养殖,在种养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集休闲、观光、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同时,在销售上要借助电子商务、互联网+的优势,走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把我们肃南县特色的高山细毛羊和特色高原牦牛的绿色有机食品卖到国外去……“我将为这个梦想而努力。”李雪云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