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紧急通知

04.03.2015  18:01

甘教财函〔2015〕9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

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省属高校、厅直单位: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2月9日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一律”要求,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8号,以下简称《通知》)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以及《甘肃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结转结余资金范围

通知》所指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既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转移支付,也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转移支付;所指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既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也包括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

二、积极落实盘活存量资金的政策措施

(一)关于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含从2015年起由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除权责发生制核算事项外,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未满两年但调整用途的结转资金,其结转时间应按初次安排预算的时间计算,不得重新计算。已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事项最迟要在2016年6月30日前使用完毕,其中需要继续按原用途使用的应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应加快统筹使用。

(二)关于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

各级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应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调入的基金应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每一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的30%。

(三)关于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

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中,未满两年的结转资金,同级财政可在不改变资金类级科目用途的基础上,调整用于同一类级科目下的其他项目。预算已分配到预算单位并结转两年以上的结余资金,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专项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交回、收回或用途调整有关情况应及时汇总报送上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四)关于预算单位结转结余资金。

预算单位结余资金以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包括基建资金和非基建资金),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各省属高校、厅直单位要对清理工作高度负责,要将严格执行国办发〔2014〕70号和甘政办发〔2015〕18号文件情况,以及2015年2月底前已使用财政存量资金情况,按照附件1(15-17)格式填报(此次填报时,表中“截至2015年×月×日”统一为“截至2015年2月28日”),并出具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审签的承诺书(附件2),表格和承诺书加盖公章后,于2015年3月4日前报省教育厅,经汇总后上报省财政厅。

财政部驻甘专员办将对各单位报送的财政存量资金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严格审核。

        三、构建盘活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完善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季度报告制度

自2015年起,各省属高校、厅直单位都要在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将本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情况按照附件1(15-17)的格式进行汇总统计,分别报送省教育厅。结转结余资金仍未形成支出的,要书面说明原因。

(二)认真做好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工作

各单位要对支出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而无法执行的项目资金,及时清理交回财政总预算。要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切实落实支出主体责任,加强支出管理工作,督促所属单位加快支出进度,减少当年结转结余。

(三)强化检查督促

各单位要自觉接受财政部驻甘专员办、审计、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加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检查,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对支出进度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力的单位将进行通报或约谈。在财政部驻甘专员办、审计等核查中发现虚假、瞒报、隐匿、谎报、篡改等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通过扣减资金等方式进行处罚。

联系人:高鹏,联系电话:18693165663,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财政存量资金统计汇总表

2.单位负责人承诺书

 

                                                                                  甘肃省教育厅

                                                                                      2015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