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科技部社发司《关于征集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的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关于征集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的通知》予以转发,请符合征集条件的技术成果持有单位积极申报,并于11月27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我厅。特此通知。
联系人:省科技厅社发处 刘译
电 话:0931-8885146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地 址: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6号 邮编730030
附件:科技部社发司《关于征集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的通知》
省科技厅社发处
2014年11月21日
国科社函〔2014〕149号
关于征集节能减排与低碳
技术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低碳发展的部署和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加快节能与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第一批)》(科学技术部公告 2014年第1号)。现通过地方科技厅局、各行业协会公开征集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编制第二批《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技术成果征集条件
(一)符合国家已经颁布的产业政策,节能或减少碳排放效果明显。
(二)行业技术普及率小于10%,具有较大市场应用前景。
(三)技术知识产权明晰,技术风险可控,技术经济性突出。
(四)已有示范工程,或中试运行表现稳定且示范工程在建。
(五)尚未被已发布的相关国家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目录收录,以避免重复。
二、组织申报要求
(一)请各地方科技厅局和行业协会组织所辖区域或行业内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申报,并请提醒申报单位注意避免在地方科技厅局和行业协会重复申报。
(二)组织申报单位填写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清单(格式见附件1)和技术成果报告(格式见附件2,样例见附件3),并请各地方科技厅局和行业协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保证技术内容真实、严谨、准确。
(三)每个地方科技厅局和行业协会推荐的技术成果控制在25项以内,确保所推荐技术成果的质量。
(四)各地方科技厅局和行业协会报送材料时请确定该项工作联系人并提供联系方式。
三、申报截止日期
2014年11月30日。
四、申报材料寄送地址
申报材料打印纸质版1份、刻录光盘1份,寄送至以下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张贤 邮编:100038
申报材料电子版发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五、联系人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张贤
电话:010-58884888
传真:010-58884890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康相武
电话:010-58881476
附件:1.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清单(格式及填写说明)
2.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报告(格式及填写说明)
3.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报告(样例)
科技部社发司
2014年10月24日
附件1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表
(格式及填写说明)
技术名称:
技术提供单位: (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提交日期:
联系人: 电话 : 邮箱:
技术类型选择: (A.能效提高技术 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 C.清洁能源技术 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具体说明见备注1)
序号 | 技术成果指标 | 具体描述 | 填写说明 | |
(一)技术成果简介 | 1 | 技术名称 | 有突出特点的具体的、可直接推广的名称。 | |
2 | 技术提供方 | 拥有知识产权或具备工程设计建造能力,列出具体单位全称。 | ||
3 | 适用范围 | 适用行业、技术使用的限定条件(20字以内)。 | ||
4 | 技术简要说明 | 原理、技术特点及关键设备(120字以内)。 | ||
5 | 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 节能减排数据用相对值时,需说明比较的基准,绝对值要注明工程规模。节能减排量的核算需提供计算依据以供核实。(60字以内) | ||
6 | 示范应用情况 | 提供1-4家示范工程名称、所在地、工程规模及效果(160字以内) | ||
7 | 示范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邮箱 | 提供1-4家示范应用单位联系方式,以核实数据 | ||
(二)技术定量指标数据 | 8 | 综合能耗 | 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一般以年度计算)生产单位产品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各种介质能源按照实际测量的热值折算为标准煤(每公斤标准煤含热7000千卡(29306千焦)),对未测量的注明采用的折算系数(参考折标煤系数见附表1) | |
9 | 单项能源介质消耗 | 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一般以年度计算)生产单位产品实际消耗的特定介质(电、煤、油、气等)能源量。需提供该能源介质实测发热值或注明采用的折标准煤系数。 | ||
10 | 能效提高比例 | 采用该技术后直接和(或)间接提高的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 ||
11 | 能源消耗中清洁能源比例 | 指的是技术直接使用的核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 | ||
12 | 副产能源量 | 从余热、余压、余能或废弃物中生产能源物质(包括蒸汽、电、煤气、沼气等)量。 | ||
13 | 替代产品节能量 | 用废弃物替代其他一次资源生产同类产品能源消耗节约量。参考单位:kgce/单位产品 | ||
14 | 温室气体排放量 | 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总量,各种温室气体折算为CO 2 当量。参考单位:kgCO 2 当量/单位产品。各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该气体排放量*其全球变暖潜能值(参考折算标准见附表2) | ||
15 | 单一温室气体排放量 | 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单一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等)量。 | ||
16 | 温室气体削减量 | 通过技术工艺改进、碳捕集和封存所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绝对量的减少,不包括作为产品生产投入使用的温室气体。 | ||
17 | 温室气体利用量 | 利用温室气体作为原辅料生产的单位产品消耗的温室气体量。 | ||
18 | 设备投资 | 应用该技术进行新建工程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一次投入的投资金额,或在已有工程进行改造所必需的新增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投资。需注明工程规模。 | ||
19 | 运行维护费用 | 主要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单位产品耗费的原材料、水、电等费用,以及耗费的人工费(工资)、设备折旧费、修理费、管理费等维护费用。 | ||
20 | 投资回收期 | 此处指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 ||
21 | 温室气体减排收益 | 指该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或采用该技术后,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同时产生的额外经济收益(如产值增加、副产品收益、碳收益等)。 | ||
22 | 技术普及率 | 指该技术2014年在国内同行业同类技术(包括未采用任何技术的情况)生产的产品或处理规模中所占市场总量份额,用%表示。 | ||
23 | 技术市场潜力 | 指在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技术经济性、资源和能源约束条件下,分析该技术到2020年在产业或领域内推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或达到的规模)。 | ||
(三)定性指标描述 | 24 | 技术先进性 | 描述技术的创新性,在国际和国内同类技术中所处的地位、水平。 | |
25 | 技术成熟度 | 描述技术从完成中试到工程规模应用之间所处的阶段,工艺路线、设备及系统集成的完善程度。 | ||
26 | 技术适用性 | 描述该技术转化推广的适用范围、与工艺技术上下游匹配程度、受地域、规模、环境、资源能源等因素的限制条件等 | ||
27 | 技术稳定性 | 描述该技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对环境、技术参数等干扰的敏感程度。 | ||
28 | 技术安全性 | 描述该技术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实用性、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市场接受度等系统风险。 | ||
29 | 成果转化推广障碍 | 描述该技术在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政策壁垒、资源或资本制约、人才培养、其他限制条件等障碍大小等。 | ||
30 | 知识产权转让 | 是否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取得专利等,技术拥有方性质(企业、高校、个人等);引进技术关键环节、工艺、设备的国产化程度;技术拥有方的转让意愿、技术产权转让机制、政策途径是否顺畅等。 |
注:计量单位及符号书写应规范,英文缩写须注明全称。
备注1:技术分类说明
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对低碳技术进行分类,本《清单》共包含以下四大类技术。
1. 能效提高技术。指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节约一次含碳能源和电能消耗的技术,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动力系统部分的能效提高以及能源转化类的主体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改造,建筑节能设计、新型维护结构材料、耗能设备能效提高等绿色建筑支撑技术,道路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能效提高等。此外,还包括企业的能源系统集成管理自动化平台等技术,通过系统模拟优化和集成管理,实现换热流程合理化、设备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系统能源效率的技术。
2. 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建筑用能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以及能源梯级利用;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的绿色水泥、利用废钢进行的短流程炼钢技术等;对可集中回收的工业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废物,特别是有机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如沼气池、生物质燃气技术;农林牧渔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技术等。
3. 清洁能源技术。主要包括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
4. 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石油开采、农田废物、畜牧业废物、生活废物中甲烷气体的控制技术;农业生产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控制技术;电解铝生产和电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氟化物的减少及销毁技术等。
附表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 | 平均低位发热量 | 折标准煤系数 |
原煤 | 20 908kJ/ (5 000kcal) /kg | 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
洗精煤 | 26 344千焦/( (6 300千卡)/千克 | 0.9000千克标准煤/千克 |
其他洗煤 | ||
洗中煤 | 8 363千焦/(2 000千卡)/千克 | 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 |
煤泥 | 8 363千焦~12 545千焦/(2 000~3 000千卡)/千克 | 0.2857~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
焦炭 | 28 435千焦/(6 800千卡)/千克 | 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
原油 | 41 816千焦/(10 000千卡)/千克 |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
燃料油 | 41 816千焦/(10 000千卡)/千克 |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
汽油 | 43 070千焦/(10 300千卡)/千克 |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
煤油 | 43 070千焦/(10 300千卡)/千克 | 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
柴油 | 42 652千焦/(10 200千卡)/千克 |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
液化石油气 | 50 179千焦/(12 000千卡)/千克 | 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
炼厂干气 | 45 998千焦/(11 000千卡)/千克 | 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
天然气 | 38 931千焦/(9 310千卡)/千克 | 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焦炉煤气 | 16 726~17 981千焦/(4 000~4 300千卡)/立方米 | 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其他煤气 | ||
发生煤气 | 5 227千焦/(1 250千卡)/立方米 | 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重油催化裂解煤气 | 19 235千焦/(4 600千卡)/立方米 | 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重油热裂解煤气 | 35 544千焦/(8 500千卡)/立方米 | 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焦炭制气 | 16 308千焦/(3 900千卡)/立方米 | 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压力气化煤气 | 15 054千焦/(3 600千卡)/立方米 | 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水煤气 | 10 454千焦/(2 500千卡)/立方米 | 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 |
煤焦油 | 33 453千焦/(8 000千卡)/千克 | 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
粗苯 | 41 816千焦/(10 000千卡)/千克 | 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 |
热力(当量) | 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 | |
电力(当量) | 3 600千焦/(860千卡)/千瓦小时 |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 |
生物质能 | ||
人粪 | 18 817千焦/( 4 500千卡)/千克 | 0. 643千克标准煤/千克 |
牛粪 | 13 799千焦/(3 300 千卡)/千克 | 0. 471千克标准煤/千克 |
猪粪 | 12 545千焦/(3 000千卡)/千克 | 0. 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
羊、驴、马、骡粪 | 15 472千焦/(3 700 千卡)/千克 | 0. 529 千克标准煤/千克 |
鸡粪 | 18 817千焦/(4 500 千卡)/千克 | 0. 643千克标准煤/千克 |
大豆杆、棉花杆 | 15 890千焦/(3 800 千卡)/千克 | 0. 543千克标准煤/千克 |
稻杆 | 12 545千焦/(3 000 千卡)/千克 | 0. 429千克标准煤/千克 |
麦杆 | 14 635千焦/(3 500千卡)/千克 | 0. 500千克标准煤/千克 |
玉米杆 | 15 472千焦/(3 700 千卡)/千克 | 0. 529千克标准煤/千克 |
杂草 | 13 799千焦/(3 300千卡)/千克 | 0. 471千克标准煤/千克 |
树叶 | 14 635千焦/(3 500千卡)/千克 | 0. 500千克标准煤/千克 |
薪柴 | 16 726千焦/(4 000 千卡)/千克 | 0. 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
沼气 | 20 908千焦/(5 000 千卡)/千克 | 0. 714千克标准煤/千克 |
来源: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3,355.
附表2: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
CO 2 | 1 |
CH 4 | 21 |
N 2 O | 310 |
SF 6 | 23900 |
HFCs | |
HFC-23 | 11700 |
HFC-32 | 650 |
HFC-125 | 2800 |
HFC-134a | 1300 |
HFC-143a | 3800 |
HFC-152a | 140 |
HFC-227ea | 2900 |
HFC-236fa | 6300 |
PFCs | |
CF 4 | 6500 |
C 2 F 6 | 9200 |
来源: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
附件2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报告
(格式及填写说明)
技术提供单位: (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联系人: 电话: 邮箱:
技术类型:
A. 能效提高技术 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
C. 清洁能源技术 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
请注意申报技术成果应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突出关键技术单元,核心装备、材料等具体成果,而不是成套工艺等笼统的技术大类。二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明晰,可以直接进行成果的转化对接,适合产业化投资。三是技术成果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技术路线成熟。四是技术内容和数据要前后一致,保证可核查、可验证。
一、技术名称
填写说明:
1.技术名称不宜太宽泛或包含太多节点或工艺单元,应适当推荐高度集成的工艺技术,便于产业化投资;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这样产业化价值和推广潜力不大。
2.技术名称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特点,不能过于笼统。
3.不含英文缩写。
二、适用行业
填写说明:标明技术所属行业,多个行业用逗号分隔。
三、技术提供方
填写说明:根据知识产权归属,提供技术提供方单位全称。
1.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需同时注明。
2.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可注明专利号。
3.如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可注明项目课题来源。
4.有多家单位参与技术研发的,需进行判断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列举其名称。
5.重点关注国内知识产权技术,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要求已实现国产化。
四、适用范围
填写说明:
1.介绍技术适用的领域。
2.介绍技术使用中的特定条件限制,如运行规模,对物料性质的限定,与上下游技术间的特定匹配关系,产品技术使用环境要求,适用的废物和副产品,特定的地理条件、原料来源限制等。
五、技术内容(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对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主要侧重技术的创新性,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如何实现节能减碳等内容。
六、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
1.重点说明该技术的节能及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其中需对能源节约量或替代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等数据进行核算;
2.相对值需说明比较基准或对比技术。
3.最终节能效果需转换为标准煤,温室气体减排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
4.可以适当提供数据范围,但应注意与申报表中数据保持一致。
5.数据保留整数即可。英文及缩写需有中文解释及全称,注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规范。
6.不同技术类型填写的侧重点:
(1)能效提高技术:当与行业内某项共性技术比较提高能效百分比(%);或者与行业内某项共性技术比较节能量(千克标煤/单位产品或者百分比(%));与行业内某项共性技术相比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千克二氧化碳/单位产品或单位产能等)。其中百分比需要提供比较基准值。
(2)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常规处理方式相比,节能量(千克标煤/单位产品或者百分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千克二氧化碳)。
(3)清洁能源技术:可用来替代某项技术(一般为化石能源),如果不是同类产品,注明每单位产品可替代多少吨/立方米等。
(4)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削减或利用量(千克/单位产品)等。
七、技术示范情况(限250字内)
填写说明:
1.介绍目前该技术开展中试或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如示范工程数量、名称及所在地、规模大小、运行时间、运行效果、技术指标等。
2.提供地址及联系方式,以备后期实地调研。
八、投资估算(限200字内)
填写说明:考虑到有些技术在不同规模下的投资情况会有较大差距,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单位投资额(万元/单位产品)或者总投资(设备投资额度及对应的规模大小),技术的运行维护费用、技术寿命等
九、投资回收期
填写说明:一般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年)。请提供测算依据,并注明规模或特定计算条件。也可提供典型案例的投资回收期。
十、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填写说明:介绍该技术成果发展现状,在同类技术中的市场地位(技术普及率),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技术经济性、资源和能源约束条件,分析该技术到2020年在产业或领域内推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或达到的规模、可实现的节能及碳减排潜力。
附件3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报告
(样例)
技术类型: A
A. 能效提高技术 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
C. 清洁能源技术 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
一、技术名称:预烧成窑炉技术
二、适用行业:水泥
三、技术提供方: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四、适用范围:可应用于预分解窑的新线建设或对分解炉系统的技术改造,需配套相应的耐火材料,并注意原料中的碱、氯等有害元素。
五、技术内容
该技术通过提高回转窑入窑物料温度,大幅度减少或消除水泥回转窑内残留的低效传热过程,解决水泥烧成中的热瓶颈问题,实现熟料的细粒快烧和高效冷却,并通过采用抗结皮材料、耐高温材料和隔热材料,改变回转窑的长径比、转速和斜度等配套措施,从而明显提高水泥质量,降低烧成热耗和粉磨电耗,提高熟料质量的综合效果。
六、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该技术可以使得窑熟料产量大幅度提高,熟料烧成热耗下降,水泥熟料强度增加,窑尾废气浓度降低等。较传统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增加产量10%~20%左右,降低烧成热耗5%~10%,吨熟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减排约15千克以上。
七、技术示范情况
鲁南中联2#窑25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9年10月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2010年8月点火投产。生产线选用改进型RSP预分解系统,分解炉用煤最高突破70%,大大减轻回转窑的负荷,实现系统的高产。生产线自投产后运行顺畅平稳高效,易于操作控制、系统产量高、消耗低、质量优良。回转窑系统投料量稳定运行在230吨/小时,折合日产熟料3180吨/日;分解炉给煤量9.3吨/小时,回转窑给煤量4.9吨/小时,折合吨熟料热耗726大卡;吨熟料烧成电耗57.36度;熟料游离钙<1.5%。
八、投资估算
对于新线投资,与传统新型干法生产线相当,即300~350元/吨熟料。对于技术改造,投资成本按新增产量计算,约为200~300元/吨熟料。以50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改造为例,投资为3000~9000万元,年运行维护成本基本与传统新型干法生产线相当。
九、投资回收期
以5000吨/日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线改造为例,投资为3000~9000万元,热耗降低5%~10%,则吨熟料生产成本降
低5.9~10.8元,投资回收期为1.5~9年。
十、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该技术成果尚处于局部推广阶段,“十二五”技术普及率可达3%左右。
抄送: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