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共探技能“匠心”:共育“智造”产业新工
中新网兰州10月12日电 (记者 魏建军)“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具有高度的契合和良好的合作前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经济大使史蒂芬·伯恩根通过视频表示,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双方正积极推进在智能制造、数字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共同做大产业市场,造福两国民众。
12日,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议在兰州新区举行。此次会议旨在从德国制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中探寻甘肃省职业教育、产业工人培养的新路子,挖掘甘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德国制造、职业教育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结合点,助力该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史蒂芬·伯恩根表示,德中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体现了双方合作的韧性和潜力,双方政治互信巩固深厚,经贸合作广泛深入,人文交流日益频密,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已成为双方关系的最鲜明特色。
甘肃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包俊宗表示,德国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德国制造是家喻户晓、享誉全球的品牌,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学习的对象。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拥有一批理念先进、技术精湛、勇于创新的现代化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甘肃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制造业大多数还处于规模化发展阶段,在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就甘肃而言,包俊宗认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各领域人才储备还不够足,高技能人才还比较缺乏,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图为兰州兰石集团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资料图) 杨艳敏 摄包俊宗表示,要学习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教育体系、工业4.0智能制造及人才培养的做法。本次交流会议,是甘肃省总工会联合多家单位、企业举办的首届技能交流活动,是一次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今后,将探索开展更多形式、更多内容、更深层次的交流活动,更好助力甘肃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本次会议由甘肃省总工会主办,兰州高科创新生产力促进中心、兰石集团工会及城关区总工会承办,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甘肃省侨联“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协办。
兰石作为“一五”时期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企业,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兰石集团始终把产业工人队伍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力量之源,坚持发展依靠广大产业工人,突出产业工人地位和作用,不断推进产业工人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建功立业、成果共享。
兰石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白凤刚表示,新时期以来,该集团共创共建技能大师与劳模工作室,推行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设立“职工百万创新基金”,深化“五小”创新活动,运用互联网开展技能练兵,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组织培训,多措并举调动产业工人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
截至目前,兰石集团建有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拥有高技能人才1419人,高技能人才占产业工人总量的34.90%;2020年累计开展各类在职培训550期,培训人数41379人次,年人均培训机会达到5.5次,兰石集团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和成长成才生态逐步形成。(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