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幸福兰州才能长久

10.03.2016  02:59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对于那些身患疾病的群体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那些尚未解决温饱的群体来说,吃好穿好住好也许就是幸福;对于那些下岗工人来说,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是幸福;对于那些被拆迁户来说,能够住上自己的房子,就是幸福;对于那些讨公道的群体来说,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申诉解决,就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主要看各人的追求指标,当这个指标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幸福。不过,这种指标,也是随着个人情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因此,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满足的过程。

    既然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满足的过程,那么建设“幸福兰州”一定要避免一个倾向——只重共享,不重共建。谈到幸福个个都觉得自己是享受者,但如果没有人去创造,幸福将从何而来?如果大家都等着共享,忽视了共建,就不能从可持续发展中得到实惠。共建,就是要调动全体兰州市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干事业,给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要做到既共建,又共享,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幸福社会,其终极目的在于共同享有幸福社会;而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幸福社会的现实体验与理性预期,又必将激发巨大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幸福社会的水平和境界获得更多上升空间。也就是说,共建与共享、共享与共建,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建设“幸福兰州”,共建共享,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解决民生难题的工作越来越迫切,虽然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它是构建幸福兰州的重要基础。政府要给百姓创业、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调动全体人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要从政策体制上鼓励百姓干事业,通过创业增加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政府公共服务责任要继续加强,压缩自身开支,更多投向教育、卫生、社保、低保、公交等各项社会事业,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人能够享有公共财政的阳光;要继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第二水源地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为广大兰州市民生活在这个城市提供更宜居的环境。总而言之,政府必须为建设“幸福兰州”创造的良好环境,夯实全社会共建幸福兰州的基本条件。

    建设“幸福兰州”,共建共享,一个重要的体现是所有兰州人的共同与主动参与,用自己的劳动和奉献创造和建设幸福社会。在迈向幸福的过程中,没有人是旁观者,没有人是观众,所有人都是实践者、都是亲历者。400万兰州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建,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去,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特别是在“五城联创”等群众性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公民精神,努力达到更高阶段的共建与共享目标;广大市民要摒弃“等靠要”的被动意识,自己发展事业,主动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的城市才会有生机活力,百姓才能得到改革和发展的红利和实惠。

    众多实践证明,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某一方的单独力量造就的。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充分调动全体民众积极参与,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为幸福兰州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同时,也只有全民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幸福兰州”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