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共奔小康】平凉市灵台县:精准扶贫 持久脱贫

07.10.2015  10:35

  原标题:【精准扶贫 共奔小康】灵台:精准扶贫 持久脱贫

  本报记者 左玉丽 王睿君

  9月16日,一场秋雨。灵台县龙门乡枣子川村山色空蒙,绿树如新。

  沿着新修的通村公路蜿蜒而下,山腰梯田层层叠叠,山下村落优美整洁。

  两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村民们住土窑洞、喝河渠水、走烂泥路、种陡坡地。全村近一半是贫困户,5年没娶进一个媳妇。

  2013年以来,依托各类扶贫项目,枣子川村修公路、整梯田、建水厂、盖新房,面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枣子川村努力提升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今年可实现整体脱贫。

  枣子川村是灵台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伊始,灵台县委就要求全县干部,将精准扶贫工作当做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摆困难、不讲条件地去完成。

  靠着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灵台县切实改善基础条件,全力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着力构筑持久脱贫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管长远、管根本”的精准扶贫之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3631.19元增加到2014年的5403.2元;3年减少贫困人口4.6万。

  (一)

  秦宝牧业是灵台县“精准”引进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灵台县对所引进企业的定位是:企业要能与农户互动融合发展。

  “龙头企业的自身发展要与当地产业壮大融为一体,企业不能只管自己赚钱,对群众没有带动作用。”县扶贫办主任王立平说。

  基于这种理念,灵台县先后引进秦宝牧业、海升集团等5户龙头企业,参与三大主导产业的开发。

  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秦宝与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互动融合发展,并探索出“农户繁育、企业育肥”“寄养代繁”“发展带动”三种模式,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农户繁育、企业育肥模式,由政府出资,秦宝提供活牛冻精,与当地的秦川牛冻配杂交,所产牛犊由秦宝高于市价20%回收。

  寄养代繁模式,由贫困户申请3年期、5万元贴息贷款,作为押金交给秦宝,秦宝给农户提供3头待产母牛,产犊归农户所有。3年期内,3头母牛可产犊6头,每头7000元,每年1.4万元,一个三口之家仅此一项就可全面脱贫。

  发展带动模式,针对贷了款不会用的贫困户。贫困户申请5万元贷款入股,秦宝以不低于8%的年收益分红,红利每年4000元,可保一人脱贫;接着,贫困户在秦宝打工,带薪学习养殖技术,一旦有了养殖能力,5万元股金转押金,牵回三头牛。

  “这三种模式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县畜牧局局长姚德忠算了一笔账:冻配了秦宝牛,政府和企业各补贴300元;按秦宝的方式养牛,可节约饲喂成本500元;过去卖牛,牛贩子要拿1000元的中介费,现在秦宝直接回收,等于增收1000元;秦宝以高于市价20%的价格收购,以每公斤多卖4元计,一头200公斤重的牛,可多卖800元。“每卖一头牛,能比过去增加3000元。”姚德忠说。今年,已经有600多户贫困户因此脱贫。

  “通过这种模式,企业培育了市场,扩大了规模;农户提升了技能,增加了收入;政府发展了产业,推进了扶贫,实现了‘三赢’。”灵台县县长崔仁杰说。

  今年7月,我省启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灵台县迅速将这一政策与产业发展对接,力争使这一利好产生最大效益。

  中台镇杨村利农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正是瞅准这一契机,成立了扶贫互助基金协会,把贫困户吸纳进来,签定帮带协议,贫困户贷了款交给协会,再到合作社的大棚里种菜打工。“一小时7元工钱,农户学会了种菜。到年底再分红,不少于4000元。3年后,贷款由合作社还。”杨村村党支部书记、利农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孙红革说。

  目前,这种模式在苹果、蔬菜产业广泛复制、推广,有效地促进了灵台县果、菜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从产业化扶贫链条中获益。去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人均产业增收占总收入的四成,78%的贫困户依托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