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力争年底通车

30.01.2015  09:07

  原标题: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市州经济社会发展介绍会

  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力争年底通车

   中国甘肃网1月3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田玥 首席记者 梁峡林) 1月29日晚,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市州经济社会发展介绍专题记者会。邀请到白银市市长汪海洲、天水市市长杨维俊、陇南市市长陈青分别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三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新变化、新活力。

  ● 白银

   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获批

  2014年,白银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97.58亿元,同比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2.8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5777.4元,增长12.4%。农业发展上,白银市做大做强瓜菜、草畜、林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粮食总产量达到82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514家,居全省首位;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43家;实施了“万吨农产品进北京”工程,成为北京冬季蔬菜供应储备直供基地。同时,项目带动和机构调整上,全市在建项目855个,招商引资在建项目418个、累计到位资金360亿元,双永供水工程、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水厂主体工程完成,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兰州至白银客运专线方案基本确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5亿元,旅游收入32.9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8.93亿元,全年新发展非公市场主体14647户,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210亿元,占GDP比重的46.4%。另外,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获科技部批准,白银高新区在全省35家工业园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前三。白银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3件。

  ● 天水

   构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骨架

  2014年,天水市完成生产总值496.89亿元,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5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982元,增长13.6%。在农业上围绕打造“果品、蔬菜、畜牧、劳务”4大百亿元主导产业,加快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等示范园区的建设。第三产业上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为统揽,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3大园区建设,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8.02%和28.2%。

  项目上,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天(水)平(凉)铁路、十(堰)天(水)高速天水段建设进度加快,引洮城区供水工程启动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完成选址批复,麦积至甘谷二级公路、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天水至武都铁路、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逐步推进。着力构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骨架,组织实施城建项目284个,完成投资70.13亿元,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秦州新城、三阳川新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展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市城镇化率达34.06%。

  ● 陇南

   力争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年底通车

  2014年,陇南市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62.5亿元,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1.3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4023.7元,增长13.8%。陇南市在2014年启动实施25个特困片区扶贫攻坚战,全年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亿元,其中93%的资金安排在特困片区,全市预计减少贫困人口20万人。陇南市大力发展以农特产品网上交易为切入点的电子商务,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开馆运营,已开办网店5923个,实现销售总额7.71亿元,实现就业1.64万人,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到9011元。国务院扶贫办确定陇南市为电商扶贫试点市,成县、武都被阿里巴巴集团确定为“千县万村”计划西部县域试点。同时,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和礼县大堡子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创建3个4A级景区,总数达到7个,排在全省第二位;75个村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乞巧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积极推进。

  另外,陇南市今年将力争兰渝铁路陇南至广元段年底通车运营,确保十天高速建成使用,渭武高速全线开工建设,徽两高速上半年开工建设,争取武九高速尽快得到批复,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