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高血压患病率全省最低

16.08.2014  20:14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8月15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布“2013年甘肃省城乡居民5种慢性病(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并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终末期肾衰和白血病五种对群众身体健康危害大,社会经济负担高的慢性病(症)数据进行了通报。

    据悉,此次调查对遴选出的五类慢病的流行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大范围、系统规范地调查研究,探索针对几类慢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模式,为我省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循证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省卫生计生委同时建议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的慢病防控机制,从实施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健康素养促进工程、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几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

    调查样本量覆盖全省11.66万人

    2012年11月,原省卫生厅公开招标组织开展了甘肃省重大疾病调查项目,旨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探索出5种大病的防治对策,并进行有效干预。项目最终确定由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和兰大二院分别组织专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种慢性病(症)发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5至74岁甘肃省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共抽取全省14个市(州)116637人,采取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检测等方法,对涉及的致病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和行为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室内室外生活环境致病因素以及职业环境致病因素等进行了调查。

    我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

    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在我省被调查人群15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23.85%(全国为24%),其中男性为25.04%,女性为22.57%;城镇为24.15%,农村为23.54%。患病率位居全省前三位分别为金昌27.4%、嘉峪关27.06%、武威26.73%。兰州市为患病率最低的城市。吸烟、饮酒、食盐摄入量、超重/肥胖、教育程度、年龄等为导致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每10人中有一人患成人糖尿病

    糖尿病在我省被调查人群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9%(全国为11.6%),其中男性为11.6%,女性为8.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镇居民为10.7%,农村居民为8.5%。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之间有密切关系。高血压人群和血脂异常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与Ⅱ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并发症密切关联。年龄、经济收入、超重/肥胖、遗传等为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为22.9%

    高脂血症在我省被调查人群20岁以上发生情况为: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为22.9%,其中男性38.2%,女性14.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9.1%,其中男性9.9%,女性8.7%;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12.3%,其中男性11.2%,女性12.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25.7%,其中男性为39.2%,女性为17.3%。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居住地(城乡)、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和吸烟、饮酒、喜欢吃肉及缺乏运动等;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城乡)、吸烟、饮酒习惯等。

    被调查人群尿毒症患病率为1.7/万

    终末期肾衰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在我省被调查人群患病率约为1.7/万。引起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发病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43%,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别占31%和1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人数仅占终末期肾衰患者总数的50.6%,腹膜透析占4.4%,33.8%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未进行透析治疗。女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缺乏体育锻炼、低收入水平和低文化水平为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和老人是慢性肾病患病的高风险人群。

    白血病发病农村高于城市

    白血病在我省被调查人群发病率为2.94/10万,其中城市为2.82/10万,农村为4.29/10万,农村发病率是城市的1.52倍,且死亡率高于城市。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里新装修及家具喷漆、生活环境存在空气污染、母亲怀孕期间不良影响等。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及肉蛋奶类成为儿童、青少年白血病的保护因素。(首席记者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