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风清气正促发展

25.12.2015  11:38

  从今年7月份开始,原兰州市西固区副区长张文雍职责发生了变化,主要是负责城关区伏龙坪等片区的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冬防”开始后,更是几乎每天到一线去,工作时间不分昼夜,吃住都在附近招待所。“工作肯定辛苦,但看到兰州的天变得越来越蓝,一切付出都有了回报。”张文雍说。

  张文雍参加的是今年4月份60名县区、市直部门副县级以上免职脱岗培训干部班。这是兰州市为提升干部能力,使其在一线加强实践锻炼的举措之一。为期一年时间中,除了系统学习外,主要职责是在大气污染治理及扶贫、双联等一线锻炼。据悉,近两年,兰州市已连续举办了三期免职脱岗培训班,人数多达近200人。这样大规模、多轮次的脱岗培训,在兰州干部培训史上是没有过的。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免职脱岗培训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点。2014年8月8日,国家环保部在兰州召开14城市市长总结推广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座谈会。会上,不少市长纷纷向虞海燕讨教兰州市治污成功的“秘诀”。

  虞海燕诚恳地说:“要说什么‘秘诀’,不是我们在措施上有多少创新之举,关键是我们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倡导‘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把过去那些停留在纸上的措施变成行动,落到实处,让干部们动起来,治污才能一层一层地推下去。”

  “看了、听了兰州市的做法,非常有启发。原来以为,兰州市的治污有许多技术问题,原来主要是一个‘管’的问题。镇江市基础比兰州市好,我们没理由把大气污染治理不好。”时任镇江市市长朱晓明深有感触地说。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没有这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再好的治污蓝图,也变不成蓝天白云。”了解了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艰苦历程的市长们纷纷赞叹。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最终是为了百姓有更好的生活。我们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虞海燕说。

  今年以来,兰州市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将落实作为促进工作的“助推器”,把工作质量作为落实效果的“试金石”。黄河两岸,皋兰山下,一股清新之风劲吹。

“严”字当头正本清源

  兰州市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党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市委常委会率先示范,带头深入学习、研讨交流、查摆问题、推动整改,全市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查摆问题467条,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查摆问题1628条。

  针对机关中经年累积的庸、懒、散等“沉疴”,兰州市创新推出《工作落实责任清单制度》,将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议定事项,市委重要会议、专题会议、重要活动安排事项,市委领导批示及交办事项等内容作为责任事项全部建立责任清单。市委常委是清单落实主体,对承担的责任清单负责布置落实。“清单”重点聚焦抓实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影响群众生活、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教育资源不均和短缺、精准扶贫和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等方面,旨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地级领导承担的1000多项工作任务逐条细化分解,明确阶段性任务、推进时序、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形成了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半年查账、年底交账的工作落实机制。推进落实情况不再逐级汇报,由具体承办部门负责定期“直报”。责任清单涉及多个部门的,各相关承办部门应当按规定报告。责任清单完成后报告终止。对责任清单推进不力、不落实的,将严厉问责。

  “清单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发布清单、跟踪落实、催办督办、挂账销号严格的闭环工作机制。点开‘闭环’,工作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碰到什么困难等一目了然,有效消除了互相推诿、责任不清等弊端。”兰州市委办公厅负责人说。

  兰州市以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为重点,探索开展社区行政事务与社区服务分离改革试点,推动社区工作力量向网格、楼院下沉,基层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为民服务代理制”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兰州市把干部选拔任用推向一线,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注重选用“敢闯敢干敢担当”的干部,一批在督查、维稳、信访、联扶和招商实践等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今年以来,共选派24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实践一线挂职锻炼,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任免干部14批次387人,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落实“主体”问责“亮剑”

  “有些县区和部门主要领导抓落实不力,主要体现在唱功好、做功差,重形式、轻实效,上面热、下面冷,表扬多、批评少等方面。要采取果断措施,祛除‘不落实’的‘顽症痼疾’,使抓落实成为推动兰州发展的‘新常态’。”兰州市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批评工作中的“缺位”。

  兰州市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检查。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先后18次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责任分解、督查检查、履责报告、年度考核等机制,自上而下强化压力传导,推动“3783”主体责任体系向基层延伸。

  兰州市从影响机关自身建设、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动真格、“下猛药”治理办事难、态度蛮、纪律散、作风浮、工作拖等问题。

  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兰州市制定市委常委会及各级党组织约谈办法,今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约谈市委常委、县区、三区和部门单位负责人66次82人次,开展集体约谈2次413人次。各常委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联系点和分管领域开展主体责任宣讲调研,约谈相关负责人近千人次。严格执纪问责,先后查处违反作风纪律规定问题113个,处理150人,其中党政纪处分68人。严格落实月通报制度,通报典型案例11次,涉及48件67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截至11月底,兰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522件,处置案件线索1739件,立案582件,同比增长183%,结案542件,同比增长177%,党政纪处分537人,其中县处级27人,乡科级183人。

  干部作风的转变,有力助推了兰州市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今年,兰州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增长8.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记者侯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