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青城镇
兰州自古流传“青城通凉州”的说法,青城指距离兰州100公里的古城遗址,相传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叛乱;大将狄青率军在此驻守,曾构筑城墙工事。于是,一座城池便巍然屹立于戈壁边,当地民众称之“青城”又称“条城”。
当我抵达青城镇时,正值5月,天气开始热起来,人们都汗流浃背。我记得,坐在车上向外远眺无垠的边远大地,如同坦荡的汉子;远方巍峨的山脉与茫茫戈壁,被一层云雾笼着,婉若游龙。青城镇就在戈壁与古城的中间,小小的犹如瓜熟蒂落的果实,散发着清凉与诱人的清香。由此,青城镇进入我的视野。
我刚入镇就看到有卖水烟的;卖糕点与浓茶的;还有在石板街上奔跑嬉戏的孩子,一个个秃着脑袋,手舞足蹈着,欢迎人们的到来,青城镇人民热情淳朴,笑容常在他们的面颊上划出一个红晕的圈。他们请我吸水烟,只见烟雾袅袅,腾飞在半空中再化于无形,笼着镇集与远山,慢慢飘过房顶的瓦砾,直入天空。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抵达前,我曾读到青城镇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与“水烟之乡”。因此,水烟是当地特色。我临近一户人家的门,常看见屋内弥漫着薄薄的烟雾,从窗棂中渗出,如水般轻柔;丹青的一抹就化解于无形:这种朦胧美暗示了青城底蕴。
青城镇的历史与民俗也诞生于朦胧美中,在无垠荒凉的戈壁滩上,夕阳余晖洒在人们的肩膀,一阵风从远方拂过,给人的感觉是朦胧与苍凉;古城墙边的野草摇曳在晚风中,涤荡开云朵的波纹,飞鸟已绝却留下在天空翱翔的踪迹;这一切都为青城镇的文化、历史预设了铺垫。镇内三处景点:青城书院、百亩荷塘与高氏祠堂,无不见证了青城历史。
我于黄昏迈入青城书院,这座著名文化府邸建于道光十一年,院内石碑“曾出翰林1人,进士10人,文举23人”;史称“兰州六大书院之一”齐名于“兰山书院”。在西厢房中还摆放着一卷《资治通鉴》明代拓本与《西厢小曲》调子。众所周知,这是青城镇的民俗之一;刺绣鳞云密布,在斜照的夕阳下闪烁着熠熠光芒,透过侧房的木栅窗映衬着人们,又如光阴流转的印痕,巧妙而静美。书院的书卷气与民俗的体现,相互融汇、互为一体。
青城镇建亭村的百亩荷塘,则展现出清新优雅的文化底蕴。碧叶连天,一蛙荷塘里生长着成百上千的莲叶与荷,也许是天气愈发炎热,荷花也露出了骨朵,淡淡的红与浓郁的绿,夹杂着把池水都浸染成淡淡的绿色。我遂不禁想起,杨万里《小池》“荷花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兰州边远的小镇居然能见到与江南类似的美,真是人生快事。
高氏祠堂是青城镇中最具文化底蕴的古宅,也是我观览的重点。《凉州府志》载“祠堂始建于北宋,本为私塾先生的府邸与院内花园,于清乾隆年间改建成高氏祠堂”。因此,在石碑铭文上写着: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建国后被列为省级文化遗产与保护单位。我特别观察过祠堂临街且坐南向北,共一进三楹由山门、过庭、雨廊、大殿组合构成,总是“方形八卦”院内小院成“四宝聚珠”之势,甚为精美。
我走进了祠堂后院,抬头仰视,只见乌瓦飞檐耸立着,砖雕的赑屃也墩坐于大厅前,承载着历代石刻,房顶有一对貔貅寓意“招财进宝、福泽子孙”。之后,我坐在院中门槛上,与当地老人闲谈。据健在的高氏老人们回忆,因祠堂盖在高氏祖墓茔地之前、福堂之侧,每年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日祭奠先祖时,祠堂内外十分热闹,门口旗杆上,飘着鲜红旗帜,房屋都张灯结彩,双唢四鼓吹吹打打,殿内香火缭绕、果酒飘香;殿外爆竹声声,人山人海,河两岸会站着五沟十三庄的高氏子民,手提祭品,扶老携幼,先后到祠堂聚会……
我默默想着,该是怎样的庄重与幸福。亲人们通过古老的祠堂,血脉重聚、彼此携手祭奠祖先,审视自己的德行;作为孔子提倡中的“仁义”也莫过于此。令我惊奇的,在边远的兰州与青城镇,竟有如此多的人们,怀揣着心中夙愿,安心的生活在小小的古镇上,我屏息凝神感受着廊间晚风,清凉而轻柔;安静而祥和,我的鼻腔中还嗅到了一丝烟味,既有人间的炊烟气,也有庙堂上的檀香,两者混合交融着,沁人心脾。
兰州的青城镇,古老而安详;令人欣喜却又让人感到了世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