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部分投融资公司“发病” 接连的阵痛暴露了什么
原标题:部分投融资公司“发病” 接连的阵痛暴露了什么
中国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欧阳海杰 祁瑞龙)就像一场传染病,自世合投资开始“跑路”后,兰州投融资市场蔓延“发病”,短短一个多月时间,9家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无法兑现”“关门”等各类“病灶”,接连的阵痛,让市场阴霾笼罩,给整个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而这种事件在兰州的集中爆发,也暴露出了当下部分市民“投资理财”的自身短板。
影响
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又有一家投资公司出事了。”11月22日早晨7时,还在睡梦中的程新强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打电话的是他的合伙人孟桐,告诉他甘肃聚富资产管理公司因涉嫌非法吸储被公安部门查封。“市场真要出事了。”程新强一阵紧张,开始担忧起自己公司的命运了。
程新强2012年和两个朋友成立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按照规定,所有投(融)资理财信息咨询类公司属于中介机构,不能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为什么很多公司出事了?就是大家对这个规定置若罔闻,后端操作都是在变相吸储,而一旦没有资金来源,所谓的投融资公司也就是空壳一个。”交谈中,程新强不愿多谈投资公司的运营模式,只说是行业内的“潜规则”。
不可否认的是,连日来投资公司因“跑路”、关门、被警方调查等接连不断的东窗事发,让其他一些公司的命运岌岌可危,“现在主要是安慰稳定客户的情绪,让他们不要轻易撤资,客户一旦撤资,公司资金链就断裂,运营肯定也会出现问题。”程新强说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让投融资公司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多数公司扛不住会自动消亡。七里河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老梁连续几日没睡好觉,老梁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要求撤资,那样每家公司都没法运转了。老梁说,很多正规企业还是本着为投资客户负责,为企业负责的态度来应对市场变化。
记者了解到,部分公司的违法经营造成的后果,已经冲击到了整个行业,这也印证,当民间金融野蛮生长到无序化状态时,行业弊端昭显,连锁反应大面积爆发势不可挡。终结的方式往往以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为代价。
变化
受骗人群由老年人转向有经济能力的中青年人群
自从世合投资老板“跑路”后,广丰金融、银座投资、兰州鑫天福丽华再到申大通、聚富,同类事件接连爆发。而每当有公司爆出问题后,总有数百名投资者前去讨要资金,或向公安部门报案。在这些投资者中,中老年人是“主力军”,一些经济宽裕、经营小本生意的年青人则是市场上的后起之秀。
刚满30岁的倩倩是诸多投资者中的一位,在东部市场做服装生意。“两年前,有朋友介绍过投资公司,建议少投一部分钱进去,利息高,收益稳定,犹豫过一段时间,后来身边有几个人都将钱放在投资公司吃利息,来钱比做生意还靠谱,自己在朋友的带动下向一家投资公司投了10万元,利息半年按照10%支付。”起初的半年,倩倩半年的账面上收到了投资公司支付的利息,到今年上半年,一直没有收到利息,倩倩去该公司询问,每次都被告知“再等等,这么大的一家公司,不会少你一分钱的。”倩倩相信,门面气派,管理有序的投资公司不会骗人,也就相信了继续等,“等来的却是公司关门了。”倩倩悔不当初。倩倩说,和她一起投资的姐妹年龄都在30~35岁之间,“我们不懂什么是金融,反正觉得投资公司比银行的利息高,且是熟悉人介绍,就投资了。”
根据兰州市公安局对报案人员年龄统计,1950年代、1960年代出生的人群是受骗主体,占到70%左右,而1970年代、1980年代的出生的占到30%。“70后、80后的投资者多数是一些经营小本生意,或者是手头上有一些余钱的人,也包括一些工薪阶层,在面对高息的诱惑下,想一夜快速致富,从而上当受骗。”兰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有关人士介绍,受害人群年龄趋势的变化在近期多起事件中有明显反映,这就也就说明,并不是中老年人爱上当,一些有文化有积蓄有经济能力的年青人,想选择捷径致富。值得一提的是,在兰州市众多注册的投资公司法人中,80后、85后占半壁江山。
探究
客观因素: 正规理财渠道收益偏低助推“走钢丝”
采访中,很多投资者都告诉西部商报记者,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单一,手中的闲钱无用武之地,就想到投融资公司试试。起初,他们真吃到了甜头,“总觉得比买黄金、买股票、炒房子赚钱快,风险小。”刘女士去年在兰州一家投资公司分三次投了15万元积蓄,签订一年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公司每月按照10%的利息支付,“一个月利息就可以够一家生活费,还不用自己操心,何乐而不为?”但当“跑路”现象频发后,刘女士也不踏实了,开始向投资公司要求撤回本金。她告诉记者,和她一样向该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的人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近期都在找投资公司取本金,这些人投资的金额少则三五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甚至有个别人投了40余万元,都是看中了投资公司高额的回报。
“像我一样的受骗人,都还是冲着投资公司的高额回报去的,”李先生在申大通投资了5万元,购买了一块金砖,当初也是听到申大通的回报丰厚才动心的。
李先生说自己一直喜欢炒股,但这两年股市行情不好,此前买的股票赔了也被套牢,资金周转不开。以往保值增值的黄金今年也是“跌跌不休”,加之银行理财、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忽高忽低,收益不稳定,狭窄、单一的投资渠道制约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导致很多有闲钱的人不能“钱生钱”。当他听到投资公司宣传的一些稳定收益的产品,或看到一些实物如“金砖”“金戒指”等产品时,觉得比较靠谱,就投资了。
“多数投资者受骗,一方面是投资渠道少,另一方面也是看到投资公司有实体经济有项目,可信度高,”兰州市工商局经检处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市场上百姓投资理财渠道比较窄,且收益较低,很多老百姓都想有较高的收益,但却将最重要的资金安全问题考虑太少,向一些并不具备资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盲目追求高收益,从而引发资金安全方面的问题。
据悉,目前兰州一些投融资公司非法集资诈骗的类型中,多数是虚构以及过分包装投资项目,如开发生态旅游、投资科研、养殖基地、种植名贵中药材等,过分夸大项目规模;也有一些投资公司以自身经营项目为诱饵,向多个投资者(包括个人、相关企业)进行融资,一女多嫁,将自身项目风险分摊给多个投资者;还有一些有实体项目,项目实体单一、经营管理不善,盈利以及自我造血功能非常差,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跑路”现象就会发生。
主观因素: 投资心态失衡 自身防范意识不强
“投资者自身防范意识不强,对高回报辨别能力差,导致上当受骗几率高。”兰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多数公司是以三个月、半年10%至30%甚至更高的利率回报为承诺,吸引投资者,到后期资金紧张,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期吸收的资金兑现前期资金本息,营造高额回报的假象,以达到集资目的。投资者对这些都不甚了解,只是看到了高回报就去投资,成为受害或受骗者。
省政府金融办相关人士也认为,当前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个别企业由于资金紧张,转向非正规渠道融资,进而引发新的非法集资风险。特别是一些投资公司,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在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点,向不特定人群散发彩页传单,承诺高额回报,逐渐演变为百姓理财渠道的趋势。而老百姓不明就里,缺乏投资风险认识,理财知识匮乏,经不住宣传人员的诱惑和游说,钱就进入到无底的“黑洞”中。
采访中,有些投资者告诉记者,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往往为了吸引投资,给出的利息比银行高得多。一位银行理财师彭经理说,“有一位客户说,投资公司的利息大概为2分(存的越多利息越高),一万一年利息2400元,是银行正常利息的7倍多,他就投资了。”彭经理说,其实投资担保公司把这些钱非法以高利贷的形式贷给需要钱的人,大概为4~5分息左右,一般借一万元一年要还利息4800元。投融资公司水太深,老百姓不懂理财知识,听到只要存钱就给2分、2.5分的利息,就会上当。所以,投资中,一定要了解理财知识,不要被高收益迷惑,高收益必定要承担高风险。也有银行理财师表示,目前,大部分市民理财观念偏颇,理财知识匮乏,风险意识淡薄。当下,造成众多人被骗的结局,与自身缺陷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