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辛苦我一人清爽千万家”

29.07.2014  10:51

   中国甘肃网7月29日讯 据鑫报报道(记者 王志俭 实习生 杜慧珺 文/图)7月28日14时20分许,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不时将炽热散发出来。华林山街道上行人稀稀拉拉,街边商店门前或有身穿短衫的年轻人购买饮料,或有坐着马扎上舞着扇子的纳凉老人。与人们躲避阳光相反,华林山一条小街巷上驶来一辆摩托车,只见这辆车上载着一个白色塑料大桶,司机戴着头盔,一身“全副武装”,摩托车一边行驶一边洒水。看到洒水车过来行人笑着主动让道,几个顽皮的小男孩跟着洒水车小跑。“好凉快啊!”孩子们的欢笑声随风传来。

  摩托洒水车开到一个路口停下,司机躲到一个阴凉处打开水杯美美喝了几口,脸上露出惬意的表情。“天气太热了,在烈日下开车时间长了感到头昏脑胀,喝口水透点凉气再开车就舒服多了。”司机刘振鹏笑着说。刘振鹏浓眉大眼皮肤黝黑,身体壮得像铁塔。35岁的他原在西园街道城建部门工作,“我是撞上这项工作的。”去年10月初为防治大气污染,街道根据辖区背街小巷多的实际情况,专门购买了两辆三轮摩托车用于背街小巷洒水。刘振鹏家里有辆摩托车,提车那天领导就让他和另一名会开摩托车的同事去雁滩摩托车市场。一辆摩托车价值1.5万元,再加上500元的塑料水桶和1000多元的打药机(用于喷水),一个小型洒水车就改装成功了。后来街道寻找洒水车司机时不太好找,于是领导就指派他当洒水车司机。第一天上班那天传达室门岗开玩笑,“你这是街道干部转业开了洒水车!”

  “没有正式上岗之前,头脑中想象和骑两轮摩托车一样,满世界的兜风好潇洒!可真正接触到洒水车工作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辖区有下西园、上西园、林家庄、工林路、五星坪、西津东路、柏树巷等10个社区,这些社区共有15条小街巷,最长的有1000多米,从下西园一直到硷沟沿,短的也有300多米。这些小巷路面情况不一,有的是柏油道路,有的是砖路,还有个别道路崎岖不平。因此,洒水时要根据路面情况具体安排。这样,既不浪费水源,也不至于水洒得少了。工作时间每天早晨7点至11点半,下午14时至17时30分。而实际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一是遇到沙尘天气,二是道路扩建。如去年工林路改造,他们每天夜晚都要加班,有时甚至要工作到凌晨。

  “干洒水车司机这行,最怕冬天和夏天。”冬天天冷要穿得厚实一点,但工作需要搬动阀门加水、需要开车,穿多了又行动不便,“真的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街道小型洒水车只有两辆,另一名司机叫党勇强是从华林社区抽上来的。”全街道所有背街小巷洒水工作由他们两人承担,他们不洒水的时间就是下雨天气。他们会利用这难得机会,擦洗和修理一下车子。不过遇到雨天日子也不好过,一次下雨他躲到街边商店门前,可谁知那雨一直下个不停,后来他只能淋着雨把车开回了街道。“开了将近一年的小洒水车了,如今不知不觉喜欢上这项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