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解忧接线员":倾听居民"唠叨" "云抚心"疏烦恼
(抗击新冠肺炎)兰州“解忧接线员”:倾听居民“唠叨” “云抚心”疏通烦恼
中新网兰州3月5日电 (闫姣 高展)与往日吹拉弹唱的热闹景象不同,这一个多月以来,兰州城关区白银路街道正宁路社区“爱的小屋”内空无一人。因身兼社区的“解忧接线员”,52岁的李亚鸣每天按时到来,接打百余通电话,为居民电话“传爱”。
李亚鸣从事心理工作10多年,是入驻该社区的一名社工。早晨8点多,她来到“爱的小屋”,还未来得及放下电脑包,兜里的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手机来电显示“田老师”,接通后,电话那头说:“李老师,我又作了些新诗,希望能念给你听听。”
图为用颜色鲜艳的记号笔记录连线信息的“解忧电话簿”。 高展 摄“田老师”今年65岁,身患残疾已有20多年,坐着轮椅,甚少出门。过去,他闷在家写写画画,累了看电视打发时间,枯燥而乏味。几年前,社区工作人员注意到他,帮他“走”出家门,和居民一起说快板、拉二胡,融入社区居民娱乐生活。
“爱的小屋”是社区居民给白银路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起的昵称。日前,中新网记者走访时看到,院落一隅的“流动照片墙”上,贴满了老人小孩参加活动的照片,十分温馨。
受疫情影响,居民被“禁足”在家。在李亚鸣看来,不同的人,因琐碎的生活,有不同的心理疙瘩,疫情期间尤为凸显。“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电话、微信连线,用专业知识,倾听‘唠叨’,‘云抚心’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她说。
图为该社区“解忧接线员”正在接听居民的电话。 闫姣 摄李亚鸣的“解忧电话簿”上,满满当当记录了居民的电话更改及连线情况,用颜色鲜艳的记号笔标注“√”和“×”,前者表示居民情况良好,后者表示未联系上或有待办的事。
70岁的许阿姨,是李亚鸣的“解忧常客”。“老太太又住院了,挂着吊瓶……”在最近的一次通话中,她告诉李亚鸣,母亲发病、住院,以及她如何照看的过程。耐心听完后,李亚鸣往往告诉她,“你真得很不容易,但是你非常坚强。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以此给予安抚、鼓励。
除了心理解忧,该社区还有复工复产解忧项目,正宁路社区副主任苏莉便是这类项目的“接线员”之一。“从哪一级别的风险区返回兰州,需要开具哪种健康证明,开工需要准备哪些消杀工具……”这些都是她要叮嘱、解释的。因来电较多,无论在防疫卡口点还是办公室,苏莉常随身携带移动座机。
正宁路社区党委书记张丁丁也“兼职”接线员一职,她的手机号印在4000多户、1万多名居民的家门口和出入证上。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凌晨2点,居民来电称“我发烧了”,后来经检查是普通感冒,“虽然累,但居民只要不舒服就会想到联系社区,心里还挺温暖的”。(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