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第二水源地输水隧道工程昨日正式开工 市民将吃上刘家峡优质水

21.08.2015  08:46

  原标题:兰州第二水源地输水隧道工程昨日正式开工

  明年底,市民将吃上刘家峡优质水

  刘家峡,兰州市第二水源地优质水。首席记者 裴强摄

  引水线路示意图。

  兰州第二水源地输水隧洞开工现场。

  中国甘肃网8月21日讯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谭安丽)8月20日上午,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输水隧洞工程在临夏永靖县开工,标志着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以刘家峡水库为饮水水源地向兰州市区供水,工程总投资约56.87亿元,近期(2020年)引水量为2.77亿立方米,计划于2016年底建成投运。

   31.29公里压力引水隧洞输送刘家峡优质水

  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建设项目是以刘家峡水库优质地表水为水源,取水口位于刘家峡水库大坝上游约3.5公里处,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及供水管线四部分组成,采用有压隧洞方式将优质水输送至兰州市西固区,在西固寺儿沟上游设置控制闸,分别向西固芦家坪新建自来水厂、七里河彭家坪新建自来水厂输水,经处理后接入城市管网,向兰州市市区供水。

  目前,该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项目可研报告、环评等前置性报告基本完成批复,项目初步设计及论证工作正在开展,预计8月底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已完成,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确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为项目EPC总承包单位。

  据了解,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输水隧洞为压力引水隧洞,按远期年引水能力8.3亿立方米设计。输水隧洞全长31.29公里,设计洞径4.6米,起点为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大坝上游右岸4公里处,终点为兰州市即将新建的彭家坪水厂、芦家坪水厂,是整个水源地建设项目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按照项目施工方案,输水隧洞建设采用TBM施工和钻爆法施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TBM施工段位于输水隧洞中部,全长24.65公里,布置2台TBM相向掘进;钻爆法施工段位于输水隧洞两端,长度分别为6.18公里、0.76公里。输水隧洞工程开工后,将在确保安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精心组织施工,加快工程进度。

   刘家峡水库将成为兰州市民未来主要供水地

  近年来,兰州在开辟第二水源方面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探索工作。兰州市政府曾开辟和建立了“三滩”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即马滩、崔家大滩和迎门滩。由于管理不善,又经多年开采,水位下降、水硬度超标、污染严重。马滩和崔家大滩已于2009年退出保护区行列,迎门滩也于2011年几乎完全丧失水源地功能。

  经过多方探索和尝试后,兰州把目光锁定在刘家峡水库。距离兰州市区75公里的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年入库径流量286亿立方米,总库容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而且,该水库避开了石油化工企业有机污染的威胁,可有效防止和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高市区供水质量,改善兰州供水结构。

  据兰州市国资委主任、兰州市水源办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杨红心介绍,选用刘家峡水库作为兰州市区的饮水水源地,主要是因为刘家峡水库上游无污染、源头水质好,达到能从根本上解决兰州水源地质量不高的问题。项目建成后,刘家峡水库的水将会输入西固芦家坪新建自来水厂、七里河彭家坪自来水厂两个新水厂,再通过支线接入威立雅水务集团的供水网络。刘家峡水源地建成之后,将会成为兰州市的主要供水源地,兰州老百姓吃的水将主要来自于刘家峡水库。

   建立第二水源地不会影响库区的发电和旅游

  杨红心告诉记者,就兰州市第二水源地建成,政府目前已经启动了水源地保护范围,将在一定范围设立保护标准,库区行船等将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作出保护细则,并不会对旅游造成影响。兰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年初水利部专家组对兰州市生态水系建设进行了调研和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兰州市实施从刘家峡水库直接向市区供水项目,既能提高兰州市区供水安全保障,又能改善城市生活用水水质,而且不会对水库调蓄发电产生不利影响。

  据介绍,目前刘家峡水库年入库径流量286亿立方米,总库容57亿立方米,水量充裕。而兰州市取水量全年仅为5.5亿立方米,远期规划为8.3亿立方米,不会对水库调蓄、发电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支流湟水河入河口上游,库区水质接近一类标准,库区上游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水质优良,可靠性高。从技术上来讲,刘家峡水库水面高于兰州市黄河水面200米左右,可通过采用有压隧洞方式引水至兰州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