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兰州皋兰校园投毒案,思学生教育

21.09.2015  12:02

    李海丰:看兰州皋兰校园投毒案,思学生教育

    兰州市皋兰县委宣传部7日披露,在皋兰县一中投毒案中,8名饮用了教室中保温桶被投放“溴敌隆”水的学生及6名使用该水洗手的学生,经专家检查和住院观察,体征正常,学生和家长情绪稳定。(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年09月08日)兰州市皋兰县委宣传部

    又一起校园投毒案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个案,庆幸的是,被投毒学生全部返校上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悲剧。就事论事来说,投毒案发生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力量开展工作的做法值得肯定,最终被投毒学生全部返校上课也让家长们松了一口气。笔者认为,投毒案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容小觑。

    按理来说,同学之间发生点矛盾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毋庸置疑,一旦采取极端方式处理矛盾,不仅害了自己,而且害了他人,甚至会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给我们社会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所以,同学之间的矛盾看似小事,但一旦处理不好也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投毒案的发生需要反思哪些方面呢?

    在笔者看来,原因多多,从应试教育来说,类似投毒案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折射出中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学生相应技能的缺失。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将所有精力用在考试上,造成一些问题和矛盾暂时被遮蔽,推迟了爆发,从而潜伏下来。从社会环境来说,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家庭教育中与人交际及与人为善方面的教育和生活经历大大减少,逐渐使得现今青少年多以自我为中心,较少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宽容与包容。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善恶两面,同学之间矛盾用极端方式就是因“”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导致的。“脏水积在那里,总是要排泄出去的”,同样对于自己心中的“”也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人应该多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去激活人性中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不言而喻,加强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不仅可以保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且可以为国家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智的健全、人格的丰满。当然,加强学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简言之,校园投毒案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以及敲响的警钟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唯有做好各方面工作,方能减少甚至避免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