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兰州:沈家岭攻坚战打开兰州“锁钥”(上)

21.06.2016  15:46

    解放兰州:沈家岭攻坚战打开兰州“锁钥”(上)

  解放军占领沈家岭制高点

  1949年8月25日凌晨,兰州战役总攻打响,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向兰州城西南的沈家岭发起进攻。沈家岭山势陡峭,是一道南低北高、呈葫芦状的山梁,是马家军固守兰州、控制黄河铁桥的一道天然屏障。敌人把沈家岭的山坡两边削成几条两三丈高的绝壁,绝壁上挖有好几道堑壕,堑壕前布有铁丝网和大量地雷,每隔二三十米还有明碉、暗堡和堑壕相连,易守难攻。

  在这场英勇壮烈的沈家岭攻坚战里,解放军与敌鏖战14个小时,打退敌人排、连、营大小反扑30余次,歼敌3300多人,俘虏500多人。战斗结束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对沈家岭战斗的胜利给予高度评价:“沈家岭攻坚战打开兰州锁钥,兰州城的解放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挥师西进:调兵遣将解放大西北

  1949年6月中旬,马步芳部派遣以马继援为总指挥的青海兵团和宁夏兵团,悍然进犯咸阳。遭到解放军的打击后,马继援损兵折将连夜逃至陇东,集结于甘肃平凉、泾川一带。随后,马继援将主力部署于陕甘要道的固关镇、关山岭、庄浪、隆德一线,以配合左翼马鸿逵兵团和右翼胡宗南兵团,企图阻止解放军西进。

  7月24日,我军开始陇东追击战。7月28日,解放军在固关全歼马步芳的精锐骑兵14旅,旅长马成贤负伤,骑兵第8旅龟缩溃退,青马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同时,又窃获马鸿逵令卢忠良率部迅速撤回宁夏的消息,马继援不得不急忙撤回兵力,经静宁、定西会议,决定退守兰州。

  当时全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南京、上海都已解放。华东、华中的解放军正向华南追迁残敌。国民党自知华南无望,妄图盘踞西南、西北,作最后挣扎。由于西北还有40余万军队,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元气未伤,战斗力较强,国民党尚在幻想凭马步芳部扼守兰州坚城,以空运补给,诱解放军攻坚,然后以左右两翼兵力,和马鸿逵部、胡宗南部包围夹击,卷土重聚西北,进而屏障西南。

  马步芳部守卫兰州的部队共有5万多人,在黄河两岸夹河布防。以其精锐第八十二军第一九O师据守沈家岭、狗娃山,第二四八师守卫营盘岭,第一00师及青海保安第一团固守古城岭、窦家山、马家山一线;第一九二军第一八一师守卫兰州城东之十里山、东岗镇和飞机场,第三五七师守卫七里河、十里店;骑八师及各步兵师所属骑兵团,防守黄河北岸之盐场堡到河口一线。此时,正值黄河涨水季节,解放军很难渡河四面包围敌人。这种天然地形有利于守而不利于攻,为此,敌人吹嘘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

  8月4日,针对马步芳部退守兰州的情势,彭德怀、张宗逊、阎揆要下达了歼敌预备命令:拟以一部钳制宁夏马鸿逵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青、甘国民党军,并准备歼击新疆可能回援的国民党军。为此,命令右路第19兵团(第64军位于海原、固原地区钳制宁夏马鸿逵部)沿西兰公路直驱兰州;中路第2兵团从通渭、内官营、洮沙西进,与第19兵团合歼兰州守敌;左路第1兵团(第7军位于天水)附第62军取道陇西、渭源、临洮,得手后渡洮河经临夏,切断敌军退路,直捣马步芳老巢西宁。

   千里行军:兵临城下包围兰州城

  解放军部队西进时,第2兵团4军11师奉命为兵团左前梯队。

  8月的甘肃,山区的气候多变,刚刚还是骄阳似火,转眼间就是倾盆大雨,有时还夹杂着冰雹倾泻而下。11师战士们的衣服在身上淋湿,又在身上晒干。翻过关山,11师部队进入回族聚居地区,奉兵团命令暂停前进,在张家川、龙山部队山等地驻扎。当地个别的回民群众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影响,对解放军怀有戒心。军部8月1日在马鹿镇米家大滩印发了《第四军纪律教令》,规定了保护清真寺、尊重回民风俗习惯、损坏家具赔偿、不增加回民负担等9条纪律,受到了回民群众的欢迎。

  经过暂短休整后,部队继续西进,经陇县、固关、庄浪、张家川、秦安、通渭、定西、兴隆山日夜兼程前进,9天急行军1400余里,先后解放陇西、会川、临夏、榆中、定西等16座城,于18日抵兰州城南约40公里的山寨地区。19日向马场、阿干镇、煤山前进,当晚11师主力到达潘家岘一带。32团驱逐曹家堡之敌后,进占沈家岭南端之旋帽顶、漫湾地域。

  8月21日,彭德怀司令员以一野司令部名义发出进攻兰州的命令。在战术指示中,彭德怀强调指出:马步芳部为今日敌军中最有战斗力部队,对他们需有足够估计,并作充分精神准备,力戒轻敌骄傲急性。必须仔细侦察、精密计划、充分准备。在作战方式上要求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于一点,一个一个山头、房舍、阵地,逐次歼灭敌人。不攻则已,攻必奏效。

  21日拂晓,彭德怀指挥第19兵团5个团、第2兵团4个团,共9个团的兵力发起第一次冲击。4军命令11师拿下沈家岭。师部接收命令后,命32团主攻,33团助攻,31团为预备队,各团进入指定攻击区域进行对壕作业。上午8点,32团在炮火掩护下开始攻击,前进到距敌一二百米处,遭敌居高临下猛烈火力还击,几次冲击均未成功,伤亡较重。相持到午时12点,敌人突然发动反攻,漫湾被占领。32团马上组织反击,在炮火的攻击下,将漫湾夺回,双方形成对峙。

   易守难攻:险恶地形进行拉锯战

  沈家岭,位于兰州西南6公里处,是一条葫芦形的大山岭,岭顶长约400米,西接狗娃山,东邻皋兰山,从南向北看去,好似一个倒置的葫芦。敌人的防御阵地就堆在葫芦顶上,东、西、南三面峭坡为壁,高2至3丈,许多暗堡和伏堡分布在峭壁之上,以环形堑壕相接,纵横交错如网的交通沟,又同堑壕相接。

  在沈家岭不大的山顶上,敌人设置了40多个地下、半地下的暗堡和主碉堡,核心工事用交通沟与低碉相连,纵横环抱着主碉,各主碉与低碉构成三角或四边形火力网。而山岭细长的“葫芦柄”,伸向解放军进攻的方向,是一段易守难攻的狭窄地段,敌人设有难以跨越的横沟障碍,沟前还有密密麻麻的布雷场,要通过这样的地形和障碍去突破敌人主阵地,难度很大。沈家岭东西两侧面临深谷,坡陡崖峭,难以攀登,而且又受皋兰山、狗娃山的火力夹击,难以突破。

  沈家岭是敌人三大主防阵地(马家山、营盘岭、沈家岭)中距兰州城和黄河铁桥最近的一个阵地,位于敌皋兰山防线侧后,攻克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堵死敌人唯一退路黄河铁桥,因此,有“兰州锁钥之称”。沈家岭阵地与守兰之敌存亡与共,此存彼生,此失彼亡,因此,敌人以其精锐主力190师扼守这个要害。解放军以3个师的兵力投入沈家岭战场从这里打开缺口,切断黄河铁桥敌军退路,消灭敌军于兰州。

  8月21日下午,11师31团接到师部命令,换下伤亡损失大的32团,担任主攻任务。31团接受任务后,马上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作战部署是:2营为团的突击队,从沈家岭正面突破,攻占主峰;1营在2营左翼,从敌人的侧翼助攻;3营为团的2梯队,在1、2营突破敌人一、二道战壕后,主攻敌人的纵深阵地,把红旗插上沈家岭。

  2营营长霍奎中、教导员田有胜接到任务后,召集营、连干部做了简短部署,立即将部队推进到沈家岭南尖角地北侧的高地,经勘察地形、分析敌情,决定以对壕作业,推进到敌人眼皮下,形成以头对头的顶牛战,从正面突破一处缺口,再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当夜12点在夜幕的掩护下,2营向冲击地出发了。

  当时,天空漆黑一团,雨仍然不紧不慢地下着,地面变得愈发泥泞难行。尽管不时有人摔倒,战士们依然摸索前进,大约凌晨1点多钟,进逼到敌人阵地前沿二百公尺处开始挖掘工事。经过5个小时的努力,在天亮时,2营的冲击出发阵地和多条交通壕都联结起来,出现了一个与敌相对的阵地群。4个连全部进入阵地。这时,接到通知:推迟总攻时间。2营就地挖猫耳洞隐蔽。营部要求战士们边做战前准备,边总结21日进攻失误的教训。

  22日到24日,连续下了3天的阴雨,战士们穿着湿透了的衣服,冻得浑身发抖、牙齿打战。由于敌人火力封锁,饭送不上来,战士们就啃生洋芋、嚼小豆、喝雨水,蹲下身体隐蔽在工事里。沈家岭山地土质松软,有的猫耳洞被雨水泡塌,几个战士被压在里面,战友们用手挖开泥土,才把人救了拖出来。

  在激烈的战斗中,2营副营长李逢瑞带领部队反击时负了重伤。6连的王立功排长在敌人偷袭时,带领全排冲出去,将敌人赶到外壕。就这样,不断地打打停停,2营在前沿工事里坚持了3天,为解放军发动总攻创造了条件。

  □兰州日报记者颜晨(本文资料由七里河区委党史办公室提供)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