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烟一道永不褪色的历史风景

04.01.2016  12:21

推丝和压方

晾晒

撕筋

配料

压把

出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古老的民间工艺已成为史料中的文字或难得一见的图片,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兰州水烟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走过了一季又一季,安然无恙地演绎着属于她的前世今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永不裉色的亮丽风景。

    只因存在,所以渴望遇见;只因悠久,所以渴望了解。

    初冬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头,我便和伙伴们踏上了去“兰州泰和水烟厂”的路,思考便从此刻开始。当我们到达榆中县金崖镇尚古城的水烟厂时,刘厂长已经去农民家里收购成熟的烟叶了。因为他要亲自把关,将最好的烟叶收进厂子,我为水烟厂有这么好的厂长而感动。他通过电话安排负责生产的陆厂长带我们参观古老的水烟加工工艺,陆厂长以他的风趣幽默很快消除了我们初来乍到的陌生。听到他对兰州水烟言简意赅的介绍,对加工工艺的烂熟于心,我知道他已经接待了全国各地来这里参观的很多客人。兰州水烟在以品牌赢得商家的同时,也从这些客人的嘴里走向全国。

    据史料记载,兰州水烟兴盛于明清、民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过程属于纯手工作坊里的传统工艺,主要分为撕筋、晾晒、配料、焖烟、压把、推丝、压方、出风等八个环节,完成全部流程需三个多月时间。以前根据水烟质量分为“”“”“”“”四个等级,后来又增加了“”字牌,现在生产的是“”、“”“”“”四种牌子。百闻不如一见,我的视线早游移在厂院空地上晾晒的烟叶中,注目于大院里忙碌的工人身上,还有那些古老的加工作坊。

    陆厂长指着院子里堆积的烟叶,还有一长排席地而坐的妇女说,这是第一道工序“撕筋”。因为天冷,这些工人全都穿得厚厚的,裹得严严实实。她们左手拽着烟叶中间的筋,右手撸着烟叶,然后把烟筋放进旁边的塑料袋内,整个动作连贯协调,手里的活儿做的麻利干净。经过撕筋以后的烟叶被运送到院内空地上,进入第二道工序“晾晒”。工人过一会儿就要用木掀翻动摊开的烟叶,晒完的泛着金黄,没晒到的依旧黄绿色。等晒到符合要求以后,这些烟叶就被运进作坊里进行第三道工序“配料”。当我们跟着陆厂长一起进入作坊时,门口生着个大炉子,可作坊里面依然很冷。作坊内的空地上烟叶堆的有一尺厚,一个围着围裙的师傅换上雨鞋,提着一个有长壶嘴的茶壶,里面装着上好的菜籽油。他边在烟叶上走动边倾倒着茶壶里的清油,瞬间我就闻到了油香味。接着他摇动筛子里的香料,均匀地撒在烟叶上,并不停地搅拌着。等这道工序完了,就是机器或手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分水岭。假如用机器,就少了三道工序,可以直接将配料完毕的烟叶送进入口,经过机器加工,出口处全是细细的烟丝。完了依然由工人操作机器压方,压好的水烟块上面有很清晰的“”字,然后直接进入“出风”阶段。“出风”就是把水烟块放在固定的架子上通风阴干。假如第三道工序“配料”后,要用手工进入下一道工序,那就需要第四道工序“焖烟”。这道工序比较简单,就是为了下一道工序的方便,适当的给配好料的烟叶潮些水。当我们进入“压把”作坊,就像穿越了到了以前。坊内全是木质结构,间架很高。据陆厂长说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已被当做文物列入国家保护范围。“压把”的是一个在厂里干了30多年的老工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和另外两名工人绑好架子,将焖好的烟叶一层一层的装入架子,细细踩踏,不留一点缝隙。他的一丝不苟,让我看到了一个老工人身上的“压把“精神,不一会儿架子被塞满,再用大钳子慢慢上螺丝,这样一大块长方体的烟墩就在架子里结结实实的诞生了。我看着想着,这一道道工序既是不怕脏不怕累的体力活儿,又是需要掌握要领的技术活儿,不适合的人根本做不好。

    就在我一愣神的功夫,陆厂长微笑着说,下面要参观的是加工水烟最古老、最精彩的工艺——“推丝”和“压方”。他带我们进入一个古朴的大院,大院里有两排房子,我们从左边一排的小门进入作坊。不进不知道,进来吓一跳,我以为进入了哪部电影的拍摄场地。长长的作坊里,每两人一组,在靠墙的地方从烟墩上进行“推丝”和“压方”,推完一个烟墩要十天左右。两个师傅配合的那么默契,一起操纵着水烟推刨。推出一些烟丝后,将烟丝装入木质模具进行“压方”,压好的水烟块和机器上压出来的几乎一样,整齐的码在师傅旁边的桌子上。师傅们穿着大围裙,一声不吭地忙碌着手里的活儿,活脱脱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陆厂长告诉我们,这些师傅都是从天水过来的,因为他们的手艺好,所以很受欢迎。本地的师傅也有,但很少。看着这些年龄较大的师傅们,我肃然起敬,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陆厂长接着说,这些师傅们加工出来的水烟块与机器加工的相比较,质量要上乘,属于水烟里的精品。接下来的是最后一道工序“出风”,有专门的作坊和摆放的架子,也有专门的师傅负责摆放。当我看完老师傅小心翼翼地摆放水烟块的样子,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婴儿,细腻而富有耐心,每个空隙几乎都是标准的小正方形,易于通风。等三个月后阴干就可以包装出售了。

    参观完水烟作坊,我彻底明白了兰州水烟为什么300年兴盛不衰的秘密。不仅仅是因为它有耐寒、提神、顺气、防蚊等功效,更是因为从烟叶的收购到所有工序的完成,一步步都是由人工实施,每个环节做工精细,这也造就了兰州水烟色泽清亮,丝细整洁清晰,气味芬芳的特点。兰州民间有诗云:“黄铜船儿弯管杆,水藏肚里锅有眼;点火一吸咕噜响,韭叶芸香孔明传。”形象生动的描写了兰州水烟的吸食过程和用具。此时,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孙家太爷用水烟瓶吸烟的场景。他捏一些烟丝放在水烟瓶口上,划一根火柴边点燃烟丝边吸。这时咕噜噜的声音从水烟瓶里传出来,水烟瓶口的火焰一明一暗间,孙家太爷长长的舒一口气,然后边收拾水烟瓶边告诉我,只要他一吸,水烟瓶里就有个小人儿在敲鼓……长大了,我知道那是孙家太爷逗我玩的。也就是在今天,我才彻底弄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原来在水烟瓶里装一多半水,边点火边吸,瓶中上部空间形成负压,致使烟丝燃烧时烟气从烟锅细孔下行,穿水而过,经烟嘴杆吸入口中的烟气得到水的充分过滤净化,防止了吸烟对人身体的损害。看来兰州水烟好,但也要注意吸食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

    目前,兰州水烟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这样的殊荣,无论传承亦或是保护,都是牵动我们思维的永久话题。但愿兰州水烟在大家的共同助推下,承载着“”、“”“”“”的牌子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