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旅游将实现由“大”变“强”嬗变

16.02.2015  18:25

  原标题:乘高铁坐渡轮畅游新丝路登名山亲黄河欣赏古村镇

  兰州旅游将实现由“大”变“强”嬗变

  青城大峡风光

  “古丝绸之路横贯亚欧,为沟通东西文化、促进商贸往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我们留下了经久不衰,享誉世界的旅游精品线路!”在不久前召开的“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启动仪式上,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5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口号确定为“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新丝路、新旅游、新体验”。这一带有战略性旅游主题的确定为甘肃尤其是兰州的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兰州,做为甘肃省省会,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之一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尤其是随着兰渝高铁的加速建设、兰新高铁的开通,为兰州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兰州是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要借母亲河的温柔,发挥水资源优势,让游客在‘母亲’的怀抱中享受优美绝伦的峡谷风光;登兴隆攀啣山,沐浴大自然父亲般的伟岸;游青城逛连城,领略浑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市旅游局负责人透露,在新的一年里,市委、市政府就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出,要紧紧抓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举办“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三个战略机遇,实现兰州旅游产业争先进位、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做好旅游产业“无中生有”文章、加快南北两山生态旅游规划、打造具有兰州特色旅游精品,努力实现兰州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力争把兰州建成“全国旅游城市”!

  山地滑雪、雪地骑马、马拉爬犁、雪圈娱乐……2月14日,情人节,马年最后一个周末。来自兰州的李伟丰带着自己的女友樊莉在兴隆山滑雪场玩命地撒了个欢!“丰富的冰雪项目,让咱们在春节前狂野了一次,扎扎实实享受了一下冬日滑雪带来的快乐,蛮好的!”滑雪后的小李虽然有些疲惫,但满脸的喜悦兴奋告诉记者:的确玩的蛮拼的!其实,对于兰州来说,一年四季都有玩不腻的旅游项目、游不尽的旅游景点、说不完的旅游故事。

   两大精品景区勾勒“美丽兰州”

  关于兰州“大景区”概念的提出,除了近两年“两会”上政协议案日益高涨的概念性呼声外,市旅游局提出的“统筹景区建设布局”有着更为详细的规划的理念。记者近日从市旅游局获悉,大景区建设作为2015甘肃旅游重要部分,就是以一个核心景区带动若干个相关景区,形成区域性旅游产品。到2020年,甘肃要建成20个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的大景区和50个旅游名城名镇,培育50个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综合性旅游骨干企业。根据全省旅游发展概念和兰州实际,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重中之中就是做大做强百里黄河风情线和兴隆山两个大景区;着力打造青城古镇、河口古镇、连城古镇、阿干古镇等4个历史文化旅游名镇;重点培育6个产值过亿元大型旅游企业;深度开发黄河风情游、丝路文化游、金城揽胜游、生态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古镇民俗游、特色节会游、美食购物游等8大旅游品牌产品,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名城、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兰州将初步规划有两个“大景区”:以兴隆山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布局为重点,“兴隆山大景区”着力打造峡口、马啣山景区和主题博物馆等景区;“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重点打造开发黄河大峡谷风景区,兰州城区段文化休闲区和黄河西固段生态区,辐射延伸开发建设达川三江口、河口古镇、黄河楼、天斧沙宫、什川古梨园、榆中青城古镇等精品景点。通过大景区示范带动,再布局建设鲁土司衙门、吐鲁沟为组合的藏族土司“人文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为组合的“地址遗迹景区”;五泉山、兰山为组合的“宗教揽胜景区”;石佛沟、云顶山、阿干古镇为组合的“休闲生态景区”等4个精品景区。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今年的重点工程一是由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投资130亿元对兰山进行整体的开发改造,打造金城华夏文明生态旅游示范区、商业文化旅游示范区、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于一体的兰州大兰山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将于201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二是开发黄河兰州段大峡谷旅游项目,将“千年古镇——青城”、“世界第一古梨园——什川”等古镇串起来,将峡谷里龙王河、骆驼石、蛟崖、大照碑、月亮石等险滩暗礁和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金蟾望月、神蛙登天、神仙洞、老鹰扑食、神龟出游、情侣吻别、天桥飞架、一线天、天梯等50多个景点展现给兰州市民和广大游客。

   软硬设施升级打造“特色兰州”

  任何一个旅游景区最让旅客关切的就是可进入性。做为内陆欠发达城市,兰州旅游业发展的掣肘就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兰新高铁自2014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以来,正以其安全、快捷、便利,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兰新高铁城市群纷纷借力高铁大打旅游牌,带动了高铁沿线城乡兴起“旅游热”。兰新高铁开通后,甘肃省旅游局联合省内沿线城市在第一时间就推出“乘兰新高铁、游丝绸之路”冬春季旅游产品,并连续推出了冬春丝路文化修学游、欢乐冰雪游、冬春多彩民俗游、冬春美食养生游、生态观鸟游五大甘肃冬春季主打旅游产品及线路。同时,许多周边省份旅客开始将目光投向兰州,纷纷来兰旅游。兰新高铁已经为兰州旅游发展产生了“虹吸效应”。

  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原则,市委、市政府今年将下大力气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加大投入,旨在通过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一个“特色兰州”。据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旅游发展将围绕旅游需求调整交通发展规划,实施连接景区道路工程,力争在“十三五”期间,3A级及以上景区与附近城镇、高速公路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贯通,与大景区间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贯通。依托兰州高铁站建立游客集散中心,开通丝绸之路国际航线,开拓低空域旅游航线,推进黄河旅游航道建设,开发西固—安宁—七里河—城关—皋兰—榆中黄河水运旅游线路。不仅如此,市委、市政府还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云计算、无线WIFI、二维码、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建立完善智慧旅游服务、管理和营销体系。全面做好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行业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智慧旅游官网、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平台、触摸屏终端、游客流量监测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实现重点景区、饭店和游客集中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智慧旅游体验和服务。创新旅游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营销模式,加强城市导游导览系统建设,提升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力争到2016年底创建成为全省智慧旅游示范城市。

  “我们将按照国家5A级景区和绿色旅游景区标准,由政府每年列出1亿元专项经费,着力建设景区内道路、游步道、生态停车场、游客中心、观景台、星级厕所、休息设施、导览标识等基础

  设施。”市旅游局规划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加大投入,目的就要着力提升供水供电、通讯、智能管理、应急救援、垃圾污水处理、安全消防、医疗保障、防洪减灾、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同时,在重点景区全面配备观光车、电瓶车、畜力车、自行车、游艇等多样化景区交通工具,建设固定演艺场所和常态化的驻场演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市旅游局将与各县区能力合作,调整大景区周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围绕城关区民族村、七里河区马场村、安宁区红艺村、榆中县兴隆山村、永登县苦水村、皋兰县东湾村等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乡村,开展田园生态、传统民俗、乡村民居传承、村容村貌专项规划和环境整治,把大景区与周边城镇沿线建成美化、净化、绿化的旅游车窗风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