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起点叩响中国梦

18.12.2014  09:29

    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自规范、实施、监督、保障体系化建设全面进程,期以治国理政、治吏溯源、社会管理的飞跃。兰州市委、市政府这两年密集出台了一批结合经济发展、民生期盼、规范强权的办法条例。如何进一步克服短板积弊,以治吏、规划、调配、民生为主线,系统梳理、制订、凝聚适宜兰州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政府行政、公共服务、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短中长期配套法律实施依据、执行力量、守法意识、法制环境至为重要。

    开启治吏之基。吏,先被制,方能治事。社会管理严谨、公平、和谐与否,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具体政策、法规、条例、条令执行者,而非程序制定者的“机械化”公务员队伍。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社会,是否有公平环境,取决于与人民群众时刻打交道的一线公务员,能够严格遵照法律、古板按照程序处理公务;建立完善的僚属体制,即吏治,方可用合理机制,确保流程可控下的实施效果与效率。

    筑牢规划之堤。规,唯成律,方能落地。成熟社会必须克服——规划易、实施难罗圈。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性根本大法,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责任重大,避免仓促拍板,长官意志,视为儿戏;对于功能区划、产业布局、造型风格等,应依照现实必须、底线思维,捋顺全程,即从最困难处着想,向最理想处努力;做足前期调研、论证、研讨、征求群众意见工作。一经责任机构立项当为红线、高压线,客观条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必须执行完毕,确保资源流向稳定、均衡。

    厘清调配之规。调,为众需,方能立信。社会管理重要课题之一,是管理者对资源合理合规调配。以政府权利清单为基础,始终强化权利为人民群众所赋予的本质内涵,树立为人民谋幸福于千秋的情怀。依法律条文合理调配,保障衣食住行建设、文化教育追求、医疗卫生保障,即产业、学业、生活等对资源的综合需求。论证于、规范于、调配于最应接受处,而非受潜规则支配、幕后力量主导。

    确立民生之柱。民,安其业,方能守成。中国梦是个什么样子?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人的答案。但其共同点一定是以人为核心的政治民主、社会平等。将兰州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财富增长有保障,私有财产得保护;企业能够以法律为平台,合法经营,老实发财;强者得以制约,弱者得以保护的和谐平安之城,法制即为保障。如同司法女神朱蒂提亚,双眼被罩,一手持剑,一手托天平般,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无论你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你是富有或是贫穷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兰州就能抓住依法治市的有力武器,不断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