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深度报道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力引擎

14.08.2014  02:21

  处于“丝绸之路”核心地带的甘肃,不仅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交流融合之地,也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的必经之道,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战略人提出,无疑将为这片热土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兰州新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力引擎

  8月的兰州酷暑难当,透过疾驰在水秦路的车窗,开阔广袤的原野不时会吹进凉爽的风 。走进秦王川——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映入眼帘的是鳞此栉比的高楼;随风摇曳的葱茏树木 ;以及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的工业园区。从荒地到金山,从概念变现实,新区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作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 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在两年的建设中,以融合、创新、发展的理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内到外的一系列跨越,成为兰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尤其作为西北地区承接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载地,是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地区,被视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强力引擎。

  新区 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

  行进于新区笔直宽敞的大道,脑海中不时会闪现车辚辚,马萧萧的久远年代。2000多年前,满载着货物的驼队从中国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向西,途经人如囤积,货如蜂聚 的商埠重镇兰州、中亚国家,将中国的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散播到遥远的西方,最终 来到欧洲大陆的土耳其和古罗马。曾经的丝绸之路贯穿了整个欧亚大陆,为沿线经济发展起 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这条贸易通道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 大动脉。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念,翻开中国向西开放新的历史。这不仅是国家战略,更具有全球眼光和世界智慧。而国家赋予兰州新区一个主题鲜明的重任就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在此背景下,兰州新区的地位、影响、作用和担当的历史使命,已不言而喻。

  打开中国的版图,我们会发现甘肃恰如一个“楔子”,楔入西部腹心地带,是欧亚大陆桥中国段的金腰带,区位战略优势明显。在历史上便有“甘肃稳、西北定,西北定、中国安 ”的战略功能。自汉武帝“开疆拓域”,抗击匈奴、占领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以来,兰州及河西地域便成为中原联结西域的战略枢纽,也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稳固蒙古高原、新疆高 原和青藏高原的战略要地。正因为此,历代政治家提出“欲斥西域,必固河陇”的战略。

  实际上,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型濒海大陆国家来说,传统上安全威胁更多来自西北陆地 方向而非东南部的海洋。自有秦以来的2000多年时间里,来自西北方向的威胁屡屡影响到华 夏中国的安危及生存,横亘于西北崇山峻岭之间的万里长城,便是这种担忧和恐惧的见证。 就是对当代的中国而言,西北地区或西北方向仍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陆地屏障,它仍关系到中 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在这样的境况下,河西走廊不仅成为沟通中国与中西亚的重要交通运输 线,也成为国内重要能源输送线,即欲保关中之安全,必须控制陇西;欲控制陇西,必须控 制河西;欲控制河西,必须抚定西域。

  而处于走廊东口的秦王川不论区位优势还是战略优势凸显无疑,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来说,秦王川地位的提升,使得这种优势进一步强化。历史上,开辟丝绸之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而是当时的中原王朝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但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近百年来,中国为重新 “凿通”“丝绸之路”做出了不懈努力。1905年,古丝绸之路上,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汴洛铁路)开始修建。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孙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都规划了延伸到西北方向的铁路,以便与各国的铁路网衔接。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连接陇海、兰新直达欧洲的铁路动脉全线贯通。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新建并投入运营的高铁总里程达到6877.3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客运量达到 4.1亿人,占铁路客运量的22%。目前全国铁路日均开行高速列车1600多列,日均发送120万人。按照中央加快铁路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到2015年,我国铁 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铁将达1.8万公里。

  除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我国更明确提出了相关的战略规划。21世纪以来,中央 先后部署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使得西部地区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日益明朗。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 经济带构想的内涵。首先,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 。尤其高铁和重载高铁的迅猛发展,使陆地运输不仅具备了海洋运输运量大,运费低,通过能力强的特点,更具安全性高,风险小,运输线路完整,速度快的优势。其次,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陆路运输一旦快速发展,海运比重将势必下降。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一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战略。这场大转型包括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其中,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关乎整个经济转型的生死。在这场转型中,甘肃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发展有利的相关产业,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大突破的绝佳机会,也是提高整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必备条件。而作为国家第五大新区的兰州新区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作用,则为其中的核心。再次,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我们知道,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资源和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让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堪重负,产业升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迫在眉睫。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让中国周边动荡不安。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对中国继续发展人支撑。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能退回广袤的内陆——即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如今沿海在淘汰落后产业人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中西部凭借着自己的资源和人工成本优势,承载了国家产业转移重任。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北部的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枢纽,也是中原进入河西走廊、通往中亚地区的咽喉之地 ,也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将带动整个产业的聚集,也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起到辐射作用。

  国内外资本集中投向 新区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强力引擎

  产业是新区的命脉,项目是产业的支撑。依托新区平台,兰州将自己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 “黄金段”上的“钻石节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国际商埠重镇,可以说,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间的一个桥梁,作为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正在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内的水、电、路、气等在内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形成。2013年12月20日,兰州新区铁路运输大动脉中川至马家坪铁路贯通。同时,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区区域内和新区至市区10条公交线路开通运营。工商、建设、交通、浦发等10家银行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兰州新区的硬件环境速建设,为企业落户、加快产业聚集创造了必要条件。碧桂园、正威、绿地、四川科创、上海中发……兰州新区共引进绿地集团、正威集团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企业28家,已累计签约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2957亿元。

  “产业强城”,是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目标之一。作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平台,兰州新区这片热土已成为众多新兴产业项目落户的“强磁场”。如今,石化、装备制造、科教研发、行政文化、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新区六大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铁建、敬业农业等1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科创药业、禾邦药业等116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产业集聚的态势正在形成。未来,核能产业、太阳能制造厂产业等新兴产业;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高效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将在此荟萃,一个产业布局合理、发展理念超前的新区蓝图正在展现。

  “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建设的推进意味着中国‘重现丝绸之路’的梦想在通往现实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有关兰州新区建设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这样介绍未来的兰州新区。“你们可以想象在中国地图上,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在岛新区等地发出一根根的线条汇聚于兰州新区,然后再向西到乌鲁木齐,再到中亚的景象。”袁占亭介绍说,目前,从上海港、天津港到荷兰鹿特丹港走水路的话大约需要40天的时间,但如果从兰州新区沿铁路一直向西过去,只需要12天。

  “以点带面,强力突破”。随着兰州新区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秦王川已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国内外资本集中投向的地区之一。

  “两年前饭馆里还是冷冷清清,如今,这里人气渐旺,一到中午吃饭时间,很多人都得排队等座。”新区二湖附近一餐馆老板表示,他们还将择机再经营一家餐馆。“我们对新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兰州新区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更加明显,联系中亚、扩大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地位也更加凸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新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兰州新区已引进产业项目57个,总投资144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4个,总投资3794亿元。中国铁建、敬业农业等1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绿地智慧金融城、科天化工、禾邦医药、科创医药等163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还在洽谈对接南车集团、广州圣丰、合肥荣事达、大连铭源等40多个项目,总投资1700多亿元。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共同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增长极

  高铁和重载铁路的建设,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成为可能。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总体上一直是陆上社会,即人类更多的活动发生在陆地上。因此在经济活动中,陆地经济的比重一直大于海洋经济,在长达数千年的农业社会,陆权一直占据着人类社会政治的核心。到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到来,这一切改变了过去人类历史陆权主导人类社会的现实。尤其工业革命的爆发,使海上贸易取代陆上贸易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就因为制海权的落后而成为他国掠夺的对象。

  高铁的发展使这一改变成为可能。随着中国高铁的发展和重载铁路的发展,陆上运输正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快速占据主动。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1028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在建高铁规模也高达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的发展趋势,不仅将把全国联接起来,最终也将欧洲和中东、非洲联接起来。届时亚欧非三大洲将成为一个整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在全球开放型经济体系中预示着中国以更宽广的视野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从中国开放新格局来看,进一步凸显了向西开放的政策方向。”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在日前召开的“丝绸之路文化峰会”上表示,“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的‘钻石节点’。”

  此前,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已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影响,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而袁占亭之所以有“钻石节点”的判断,除了依托甘肃这个“黄金段”之外,兰州新区的平台优势成为重要凭据。

  “兰州新区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表示,该区将通过“飞地经济”、合建工业园等方式,整合利用全省的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发展格局。同时,兰州新区将依托兰州作为全国9大物流区域、21个物流节点城市、10大物流通道的优势,加大现代物流运输网络建设,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新区)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兰州新区有条件成为带动力强的“发动机”,然后由它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共同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