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深度报道七 新区晋级:市民的兴奋点在哪里

17.08.2014  17:29

  高楼比肩,大厦接踵,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生活在一个重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兰州人对这种种无奈既习惯又不习惯。如果我们稍微理想一点就会发现,在这座城市最初的设计者那儿,兰州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随后的40年,兰州先后颁布了两次城市规划,最终这个城市被修改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样子,当初设计的大多数休养区至今已经被高楼替代。发黄的规划仍在,而城市的模样已非当年。

  当然这种修改有足够理由:过去40年是中国城市历史上波澜壮阔的阶段,仅人口的增加速度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城市的功能必须随之不断强大。

  中国数十年来城市建设最大的手段是“修改”,修改最大的理由是“发展”。兰州市近年来提出打造“山水之城,宜居之城”,幽默的是这个目标其实早在40年前就短暂地实现过。

  绝无批评之意,这是人类城市发展一个比较难破解的悖论。但并不是说没有优化空间。

  不久前,兰州新区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从国家层面,兰州新区的晋级意味着在经济重心东移的大背景下,向西开发推进已在整体谋划中。对兰州来说,还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城市发展不再被两山夹一河限制,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这也意味着足够的发展资源;第二,因为新区的分流,老城区能够“轻装前进”,山水、宜居等关键词或将有空间实现;第三,新区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本身值得期待。

  刚刚颁布的新区发展规划中提到,新区将成为“百湖之城”、“生态之城”。新区的生态区将分为北部风御沙绿化屏障、中部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生态隔离建设、南部商住休闲景观建设等几大片区,实现“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构筑绿色屏障。兰州新区管委会介绍说,兰州市将利用10年时间,重点实施九大生态工程,在新区新增森林面积50万亩,使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笔者在参观新区的规划图也看到,这个8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大面积是令人欣慰的绿色林草地和蓝色的水面。

  虽然令人振奋,但规划在没有变为现实之前仅仅是规划,即便是变为现实也并不敢过度乐观,40年前的兰州城区规划不一样也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近十年来,兰州老城区东西两翼扩张发展的美好规划不也一样不尽如人意?

  新区能否按照规划变成——且永久成为百湖之城、生态之城?我想提出这样一个普通市民的疑问是恰当的。

  官方的消息说,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

  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工业”依然是新区的主题,尽管各类消息一直在强调,新区的工业将是“新兴工业”,但“工业”一词本身足够让兰州人本能地发憷。

  甘肃省在谋划新区时一直瞄准国家级新区,大目标、高层次着眼应该给未来兰州新区的发展留够了充裕的空间。但未来永远不能断言,故未来的新区,百湖、生态会不会从规划版图上抹掉也依然需要存疑。

  对于新区晋级的消息,我以为普通市民和政府的兴奋点是不同的,市民更多地希望新区的开发建设能够让兰州从“雾城”、“堵城”中摆脱出来,人们能够享受蓝天绿水,享受宽敞舒适的城市环境。而新区目前至少从规划上戳到了市民的兴奋点。

  但兴奋当前还只能止步于规划。未来的新区能否让市民满意,也须看规划的落实程度。如果在新城建成的那一天,该是湖的地方是湖,该是草地的是草地,规划在,城也在,那才叫真正的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