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 梦想正成为现实

06.07.2015  11:45

  3年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胸怀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梦想,雄壮起航,一路高歌。

  高标准建设、新模式开发、大项目支撑!

  1000多页日历翻过,一座魅力新城已然在这片曾经沉寂千年的土地上快速崛起,向世人勾勒出一幅梦想逐渐成为现实的壮观画卷。

  特别是今年前五个月,在外部需求回升乏力,消费需求稳中偏弱的情况下,兰州新区逆势而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33.9%,在全省范围内一枝独秀,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魅力新城迅速崛起

  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目前,兰州新区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其中:道路建设总里程450公里,通车总里程260公里;水、电、气、热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企业入驻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13个,总引资额3984亿元,先后引进中国铁建、绿地集团、正威集团等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34家。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中国铁建、兰石高端装备、四联光电、科天化工等3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绿地智慧金融城、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等248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到今年底还将有20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全力加快学校和医院建设,兰州实验幼儿园新区分园已开园运行,兰炼一小等3所学校、民生医院等4所医院正在加快建设。同时,着力加快商贸、餐饮、会展中心、文体场馆等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国家级湿地公园、新区水系、道路绿化、南北山生态建设为核心,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7万亩;2号生态湖已建成,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锦绣丝路及其他水系和景观正在加快建设。

各种叠加优势明显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兰州新区在政策、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叠加优势比较突出。既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等政策,同时,甘肃省和兰州市也为兰州新区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区也制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

  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兰州新区内有中川国际机场,国道312线、109线以及连霍高速、京藏高速等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随着兰渝铁路、兰新铁路二线、宝兰客运专线等铁路干线的建设,兰州新区连通全国乃至中亚的枢纽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要素资源比较丰富。兰州新区空间开阔,地势平坦,坡度在10°以内的土地面积有400多平方公里,适合大规模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工程年供水量达4.43亿方,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新区未来的建设需求。甘肃镍、铜、钴、钨等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500多万吨,石油、煤炭、中药材等资源丰富;国家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管网都从兰州新区穿过,能源供应比较充足。

  科技和人才力量比较雄厚。兰州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教育基地,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7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高等院校30所,科研实力雄厚。兰州新区正在加快建设职教园区,可培育各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出台系列优惠政策

  作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州新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制定出台了《兰州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于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短、投产达效快的项目,不但可以享受“保姆式”服务,还可以享受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企业来兰州新区投资。

  财政扶持资金奖励。根据项目投资总额、投资强度和建设进度,以企业缴纳土地(不含代征用地)出让金为参照基数,按比例给予20%—100%的奖励。

  税收奖励。对入驻新区的工业企业,每亩平均纳税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以新区本级留成部分为基数,自投产年度起,连续五年给予50%—100%的奖励;对三年内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所缴纳的土地使用税,以新区本级留成部分为基数,自开工建设年度起分别给予3—5年100%的奖励。

  人才激励。在兰州新区注册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内资企业总部、管理型营运中心、外商投资的生产型企业,自纳税年度起10年内,以其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基数,新区财政专项奖励资金给予其个人100%奖励。

  科技创新奖励。已设立2亿元的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资金,正在研究出台《兰州新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兰州新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实施办法》,重点从研发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扶持。

  其他扶持奖励。兰州新区对企业总部、文化创意企业、在新区上市的企业、首批入驻的大型商业项目等,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另外,对入驻企业职工住房、企业聘用新区户籍人员、企业互保共建、企业用电等方面,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发展七大支柱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兰州新区重点发展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七大支柱产业,着力围绕石油化工、水性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电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现代物流八大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努力打造百亿级、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着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引进原油炼制、精细化工、乙烯生产、丙烯生产和水性材料等产业项目,打造以兰石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以科天化工为龙头的水性材料产业链。

  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引进石油化工机械、高效农业机械、数字化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通用机械及零部件、物流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项目,打造以兰石集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

  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进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装备电子、光电制造、航空电子等产业项目,打造以正威集团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中国四联为龙头的光电制造产业链。

  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引进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加工、化学药制造、医药中间体等产业项目,打造以佛慈、和盛堂、新兰药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充分利用兰州新区气候干燥、电力充沛、电价较低等适宜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重点引进数据中心、信息资源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联创智业园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枢纽中心为龙头的大数据产业链。

  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引进冷链物流、仓储物流、物流供应链、连锁配送等产业项目,打造以天水元通、中外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链。

外向型经济新平台

  特别是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兰州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14年7月获批成立了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即将通过国家验收,实现封关运营。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为重点,以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商品展示销售为抓手,着力引进“两头在外”的外贸加工企业。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具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有望成为第一批内陆地区的自由贸易园区试点。

  未来几年,我们将着力突出深化产业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加快通道建设、打造开放平台等四个重点,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生产资料疏解基地、工业产品生产基地、职教人才培训基地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

  开发开放,合作共赢。

  快速崛起的兰州新区热忱欢迎四海宾客参观考察、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携手开创共赢发展的美好未来!(记者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