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将优化总体规划
建设中的兰州新区新华社照片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郭兰英)根据发展实际,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将进行优化和完善,目前总规修改成果已上报省政府。近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兰州新区新修总规注入了“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总体格局为“北工南居”,将规划建设功能各有侧重的“一主三副”城市中心,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区的相互融合发展。关键词
格局
总体格局为“北工南居”
据悉,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4修改)确定兰州新区总体规划范围为17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246平方公里,2030年规划人口100万。新修总体规划将充分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新区提出的“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和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新区的要求。
新区规划总体格局为“北工南居”,本次规划修改注重三大功能区,即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根据新区近年来实际用地需求和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适当提高居住、公共服务用地比例,并按服务半径合理分布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在各产业片区构建生态绿廊、中心绿地公园和街头游园绿地,形成生态绿地系统;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及生态绿化区等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新区“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
今后,新区要更加注重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每个产城单元根据服务半径分级均衡布置了商业、医疗、体育、文化教育及公园绿地等各类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长城影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锦绣丝路”华夏文明创新示范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省职教园区、中川航空枢纽及兰州新区铁路区域枢纽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平台,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中心
建设“一主三副”城市中心
新区将规划建设功能各有侧重的“一主三副”城市中心,形成城市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按照约3公里的服务半径,在新区划分8个产城单元,通过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实现平衡。
主中心:是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发展行政办公、商业商务、科教研发、文体休闲等综合职能。半径20公里服务全新区,辐射周边县市(永登、皋兰、景泰、白银市)。规划建设区域商业中心、奥体中心、城市山体公园,打造生活、生态新区主中心。
行政文化副中心:服务半径5公里,配置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绿地金融城、城际铁路中川站综合商圈)、三甲医院(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康复医院、民生医院)、文化教育设施(市民广场、鹏博商业文化广场、公共图书馆、美术科技馆、新区音乐厅、兰州一中新区分校、兰化一中新区分校、十一中初中部、舟曲小学、实验幼儿园)及公园绿地(朱雀湖、二号湖滨区、四号湖滨区、百合花公园)等。
职教园区副中心:配置区级商业中心,医院(大学生卫生保健医院)、文化教育设施(公共图书馆、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商贸职业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卫生职业园区等院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公园绿地(生态湿地公园、山地公园、文曲湖)等。
文化旅游副中心:配置市级文化科技园服务全新区,医院(一个三甲医院,两个二甲医院)、文化教育设施(锦绣丝路文化产业园、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园、五所小学、三所中学)及公园绿地(“生态文化脊”城市公园、4个滨水公园、多条绿化廊道人工水系)等。
同时,基于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经济性和服务的便利性,依据新区总体规划产业区的划分,分别设置了石化园区、飞地经济园区、北部产业园区、生物医药园区、装备制造园区、机场南综合产业园区、职教园区和文化旅游园区八个产城单元,每个产城单元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左右。
关键词
产业
构建“8625”产业体系
新区将按照“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坚持大项目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创新支撑,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实力。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累计引进中国铁建等“三个500强”企业38家。
兰州新区下一步将以8大园区为载体,以6大产业链为核心,以2大平台为抓手,以5个保障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集聚,构建8625产业推进体系,推进新区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8大园区是指:石化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机场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南部综合产业园区、飞地经济产业园区、行政文化中心园区、综合保税区。6大产业链: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电制造、生物医药、水性材料。2大平台: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平台、综合保税区平台。5个保障:政策制度保障、融资扶持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功能保障、绿色生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