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 兰州整治洪道排污刻不容缓

24.12.2014  10:35

  七里河桥排洪道污水直接排入黄河。

  2009年至2011年,兰州市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近郊四区绝大多数污水被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然而,受种种历史及现实因素影响,遍布城区各处的洪道两侧及雁滩部分地区并未敷设污水管网,洪道内垃圾遍布,污水横流,甚至直接排入黄河。

  近期,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对黄河兰州段展开全面排查整治,先后排摸出排污点144处,将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雷坛河两边倾倒垃圾、流污水的情况已经有二三十年了,虽然年年清理,至今还是老样子。”

  进入12月,金城气温骤降,凛冽的寒意,让在黄河边锻炼游玩的市民大为减少。正值枯水期,水位下降后的黄河异常清澈。

  不过,在雷坛河入河口处,一股黄里泛黑的污水正悄悄排入黄河。黄昏时分,污水恶臭的气味仍向四周散发,距离入河口处不远,不断排放的污水结成片片浊冰。溯洪道而上,石砌的沟道两侧,伸出无数粗细不一的管道,其中许多正在滴滴答答地流着污水,部分管道排出的污水已经结成长长的冰碴。而污水长流的沟底,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垃圾,有的被冻结在浊冰中,或是随污水缓缓流入黄河。

  沿着兰阿公路上行,记者来到孙家台经适房小区南侧的桥上看到,几名身着绿色工装的环卫工人正在清理桥头的垃圾堆放点,两辆卡车停在下方的沟道里。从桥洞下方向南望去,一台挖掘机冒着青烟在清理河道东侧的垃圾。

  一名七里河八里镇文明城市劝导员告诉记者,按照市上的要求,七里河区、黄河风情线办公室联合在这里清理洪道内的垃圾。“上星期市上的许多领导都来现场调研,后来区上和黄河风情线办公室就开始安排清理垃圾了。”

  “雷坛河两边倒垃圾、流污水的情况已经有二三十年了,虽然每年都在清理整治,但很快又是老样子了。”这位劝导员告诉记者,雷坛河向南一直延伸到榆中兴隆山一带,是流域内至关重要的一条洪道,夏秋季节流域内的山洪汇集到雷坛河,最终流入黄河。

  但几十年来,雷坛河两岸的居民越来越多,入河口周围还有许多餐馆,近几年上游还不断建起搅拌站等生产单位,沿线居民、餐馆及其他单位的垃圾、污水大量排入雷坛河。“夏秋季节沟里一直在排洪,污水和洪水混在一起,到了冬天就只有污水排放,只要一看管道口和河道里结的冰就一清二楚。”这位劝导员说,雷坛河污染最严重、最难管理的就数属八里镇以北至进入黄河的这一段,“这段洪道位于市区,两侧民居很多,而且东、西两侧分属城关区、七里河区,居民乱倒垃圾的行为不好管理。”

   “兰州近郊四区有80多条洪道进入黄河,但这些洪道逐渐成为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的渠道,成为造成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除雷坛河外,七里河区包括七里河桥、河湾堡东街、西部欢乐园、秀川周边的许多洪道,清浊不一的水流每日不断地直排入黄河。如河湾堡东街金港建材市场附近的洪道内,各种垃圾堆积在枯草中,一条直径近1米的管道内,大量水流汇入沟底的污水,连带着垃圾进入黄河。

  在黄河北岸,安宁辖区大小不一的洪道内,同样是这样的景象。而在黄家滩西侧的河堤上,一条粗大的排水管内“流水潺潺”,管口下方结上了厚厚的冰凌,河滩上落叶和杂草,从南岸远远望去,十分扎眼。

  黄家滩污水提升泵站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安宁段河堤上的管道均为雨水管,进入11月后,这些管道均已被封闭,“洪道内直排的流水也不是污水,有些洪道上游有砂场,水是洗砂后排出的。”针对记者发现的仍在排放的管道,他表示将尽快前去检查,一旦发现确实在排污,将立即封闭。

  而在南滨河东路,龙王庙后的河堤上,一根直径60厘米的管道内不断排出绿色的污水,散发着恶臭的气味,直接排入黄河。记者走访发现,同样的管道在水车博览园、体育公园周边还有多处,好在其中大部分目前都没有排污。

  “兰州近郊四区有80多条洪道进入黄河,是夏秋汛期最重要的排洪通道,但由于管理不够完善、治理更是滞后,这些洪道逐渐成为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的渠道,成为造成黄河兰州段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兰州交通大学一位水利专家告诉记者。

  据了解,按照兰州市委市政府要求,从11月下旬开始,市执法局牵头开展“保护母亲河、垃圾零排放”综合整治行动,并要求近郊四区执法局、环卫局、黄河风情线执法大队对各类污水、垃圾直排黄河的违法行为进行摸底整治,力争用较短时间改变这一污染现状。

  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监督科科长任永红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要求,他们对管辖区域内的黄河排污现象展开排查,并于12月初排摸出首批99处排污点。在随后进行的第二批排查中,又排摸出45处排污点。

  记者发现,此次排摸出的144处排污点,主要包括洪道、污水管道、黄河趸船及沿河单位厕所直排等类型,这些排污点分属环保、市政、区政府、街道、海事、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等多个部门。

   “近年来,城区部分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黄河和洪道,造成黄河水体、洪道污染,严重影响黄河风情线的整体景观环境,也污染了市民亲水近水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城区部分污水、垃圾直接排入黄河和洪道,造成黄河水体、洪道污染,严重影响黄河风情线的整体景观环境,也污染了市民亲水近水的生活环境。”对于此次整治的初衷,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如此表示。

  据其介绍,按照综合整治方案要求,在144处排污点明确后,黄河风情线执法大队已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排污点展开清除行动,并向沿河单位、趸船、其他经营户逐个发放《“保护母亲河,垃圾零排放”倡议书》,与70家单位签订《向黄河零排放垃圾承诺书》,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河道茶摊、趸船护栏、简易棚亭、自建厕所等污染点依法予以拆除。

  同时,市执法局还根据排摸情况,按照各成员单位的管理职责,将排污点分解移送至相关职能部门。

  不过,记者从管理黄河趸船的兰州市地方海事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海事局还未接到执法部门针对排污点治理的移交文件,但该局针对这些问题的整治行动一直在进行之中。

  兰州市海事局局长司小明告诉记者,黄河趸船的整治是黄河风情线景观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该局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事实上环保方面的整治,这两年我们自己一直在做。”据司小明介绍,截至目前市海事局已督促约10艘趸船的经营方改造、安装了环保厕所,剩余的10余艘也在要求经营户尽快整改。“已经安装的环保厕所,都是将粪便进行化学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样的环保厕所安装一座要花费好几万元,作为管理方,我们一直在督促、动员经营户投资改造。”

  另外,对于南滨河东路河堤上众多排放污水的管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市政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雁滩地区许多区域排水管网建设滞后,特别是水车博览园以东区域没有敷设污水管网,居民生活、厕所产生的污水只能通过雨水管道排出。尽管今年以来市政部门已将该区域相当一部分居民小区进行改造,但仍有一些区域存在上述直排现象。

  记者从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了解到,目前该处正在就水车博览园以东区域的污水直排区域制定改造计划,争取将所有直排管道全部封闭,将现有的直排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系统。

   “最好的办法是拆除洪道两边的违章建筑,沿洪道建设城市道路,同步敷设雨污水管网,将周边污水纳入全市污水处理体系,还洪道排洪的基本功能。”

  从2009年至2011年,兰州市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该工程完工后,近郊四区绝大部分污水被纳入污水处理系统,全市污水处理现状大为改观。不过,市执法局、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近期排查出的众多排污点显示,兰州的污水“全处理”之路仍然漫长,特别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布的众多洪道,更需尽早全面整治。

  兰州市污水处理监管中心主任鲁耀东告诉记者,兰州市区洪道众多,两侧违章建筑遍布,许多洪道多年来处于污水、垃圾遍布的困扰之中。同时,大量洪道两侧并未建设城市道路,无法敷设污水管道。

  记者此前采访时,兰州多个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企业均反映,洪道被截入污水管网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直排黄河的污水,但此举同时带来了诸多新问题,如汛期洪道内的来水含有大量泥沙,含沙量高的污水进入处理厂后,会杀死微生物群,给污水处理带来致命影响。

  在鲁耀东看来,要想改变洪道直接排污的现状,唯有对洪道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最好的办法就是拆除洪道两边的违章建筑,沿洪道建设城市道路,同步敷设雨污水管网,将周边污水纳入全市污水处理体系,还洪道排洪的基本功能。”

  -文/图 记者 师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