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故事:战火中的漂泊抗战时期的兰州移民潮

25.10.2014  13:01

    原标题:兰州故事:战火中的漂泊抗战时期的兰州移民潮

    讲述人:姬广武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兰州市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处长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民族移民》作者

    抗战时期的兰州移民

    刘鸿生

    西北师范学院建校初新校舍

    何乐夫在西北师院残堡处发现  明万历十年的《深沟儿墩墩军碑

    战火中漂泊的移民,给西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血液,直接推动了兰州经济的发展。抗战时,大批沦陷区的民众转移到后方,他们拖家带口,携儿带女,千里漂泊而来。西北尽管荒芜贫瘠,但却毫不犹豫地伸开臂膀接纳了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新的移民热潮逐渐兴起。

    地处西北中心的兰州,抗战时既是中国空军的重要训练基地,也是第八战区长官司令部的所在地。尤其是,远离抗战前线,使兰州成为当时人们移民的首选之地。随着沦陷区的人口、资金、货物转移到兰州,不仅原有行业得到迅速扩展,而且新增加了机械制造,玻璃、化学、造纸,制药、面粉、水泥、电气等行业。特别是沿海大批技术人员的涌入,为兰州现代工业的奠基发挥了重要作用。

    移民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兰州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也使得人口急剧增加。1935年,兰州人口9.6万,到9年后的1944年人口就增长到了17万人,多了近一倍。当时,兰州街头店铺林立,操着各地方言的移民在大街上来来往往,兰州突然间变得热闹起来。

    这热闹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长期致力于移民调查研究的姬广武讲述他所知道的抗战移民故事。

     火柴大王,逃出虎口,集资在兰办企业

    历史上兰州曾兴起多次移民高潮。不过,抗战时期的兰州移民潮,给兰州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深远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次移民潮不仅是人口的迁移,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迁移。

    抗战时,兰州兴办的众多企业中,不能不说西北毛纺厂和它的创建者——刘鸿生。对今天的人而言,刘鸿生很陌生。可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刘鸿生。这么说,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其实一点也不。当时,刘鸿生有“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企业大王”等称号。这样一位大企业家,他是如何到兰州创业的呢?

    刘鸿生是浙江定海人,曾在加拿大留学。1906年,他任开平矿务局的推销员,到了上海。在上海,他一边工作,一边积累人脉经验。1920年后,他创办了大中华火柴公司等企业,很快就成为全国闻名的“火柴大王”。上海沦陷后,他辗转到了香港,然后转道重庆,任国民政府专卖管理局局长,但是他的主要精力,依旧放在创办企业上。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一方面努力恢复搬迁企业的生产,同时在重庆、西安等兴办企业,发展生产,支援抗战,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他的目光转到了西北的兰州。

    兰州虽然落后,但处在羊毛等原料产区,长久以来,依托甘肃丰富的羊毛等资源等创办企业,是许多有识之士的愿望,左宗棠就在兰州创办过织呢局。

    刘鸿生也不例外,他不仅多次派人到兰州考察,自己也先后3次来兰实地调查情况。1940年,他与国民政府财政部在兰州创办了“西北洗毛厂”。西北风沙大,羊毛中的含沙量相当高,洗毛是第一关。据说,左宗棠创办的织呢局,就因羊毛中含沙量太大而多次停产。三年后,他受中国通商银行委托,提出建立毛纺厂计划。他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合伙集资,募集资金一亿元,他占了50%的股份。新建的西北毛纺厂设施完善,既有生产车间、仓库,也有礼堂、学校、宿舍、饭厅等附属设施,设有制造、总务、会计、营业四课10股,有职员39人,工人270人,临时拣毛工170人,计划年产粗毛呢5万米,另外还生产制服呢、雪花呢、军毯等产品。西北毛纺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兰州第二毛纺厂。

    西北毛纺厂是当时兰州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了。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此前兰州虽然经历左宗棠、清末新政两次近现代工业化的冲击,那些企业,要么是军工企业,要么是官办的,不仅数量稀少,生产也很不稳定。抗战前,兰州有企业26家,到抗战结束时兰州的企业数量达246家,可谓是飞速增长。这不能不归功于那些从沦陷区来的移民。

    颠沛流离,他们成了兰州人

    在大量的抗战移民中,既有普通民众,也有技术人才,更有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我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沦陷区逃出来的人,到了兰州后,不仅很快适应了兰州的生活,而且也把自己当做兰州人。

    如果把抗战时期的移民,做一个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既有盲目地逃难而来的民众,也有一些有计划撤往大后方的机关学校。尤其是撤到兰州的学校,为兰州的发展带来了急需的人才。这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说是一次技术移民。在迁移来的学校中,有西北师范学院、有在山丹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有在兰州的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后改为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等学校。抗战胜利后,部分学校和教师虽然迁回原地,但新建校舍留了下来,一部分喜欢上兰州这块土地的教师留了下来。无疑,他们成为兰州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西北师范学院就是这种情形,它前身是1902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后来改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抗战时期,先后在西安、城固等地办学。1941年开始迁往兰州。为保证教学质量,院长李蒸聘请了李建勋、胡国钰、袁敦礼、董守义、焦菊隐、孔宪武等著名学者来校任教。而在学校里还有曾任北京第一师范学院院长、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的黎锦熙先生,教育家李化方先生、李嘉言教授等。师范学院的到来,不仅为甘肃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也直接推动了甘肃文化的发展。当时,西北师范学院有10个系和6个专修科,为国内专业设置最全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著名考古学家何乐夫的故事。何乐夫是浙江诸暨人,1943年秋来兰州的,到兰州任教后,他在兰州十里店、水挂庄、安宁堡、徐家湾、西固城、西果园等地做过多次考古调查。还通过各种方式,普及考古学知识。最为难得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没有走。当时,他说西北历史悠久,考古工作方兴未艾,遂坚留兰州,继续在西北师院任教,并从事考古工作。后来,他又兼任兰大中文系的文字学与历史系的考古学教授。

    1947年夏,何乐夫在西北师院东北角一残堡处,发现了一件明万历十年的《深沟儿墩墩军碑》,这块碑记录明代长城的管理制度,为人们研究陇上历史、研究长城提供了重要证据。他对甘肃的考古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商人移民,抗战时期兰州街头的一道风景

    商人对政治、战争是最为敏感的。1937年7月,抗日战争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枪,但是中日冲突从1895年后,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更为严重。许多有爱国心的商人就逐渐把资金和经营重心向西北、西南转移了。

    大约从1935年开始,京、津、晋一带的商帮,就陆续西迁。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兰州街头的外地字号比较多,有上海帮、有天津帮、有杂货店,也有京货店。我曾看到过一段记载就很能说明问题,“金融之权,操纵于山、陕、津帮之手;各大行店,晋商称胜;钱庄药号,秦人居多;购办皮货绸缎杂货事业,津、晋两帮,又称并驾;制造青条黄烟,陕甘两商亦足齐驱”。1945年前后,兰州的商店总数已达到2095家,营业总额增加到10亿多元,店员人数也达1.3万人之多。尽管在总体存在规模小、分散经营、缺乏名商大贾的不足,但移民们对兰州经济的推动功不可没。

    晋商学徒王富贵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王富贵是山西省万荣县人,1940年,年仅14岁的他,看到家乡沦陷,而日本人大肆进行奴化教育,就和几个同学结伴,偷渡过了黄河,徒步跋涉千里,投奔在兰州经商的叔叔。结果,他先在平凉的同顺祥号谋生,后到榆中渊发明子号,后又去了临夏,最后到兰州的魁泰兴钱庄。

    不过,因抗战而兴盛的兰州移民潮,终究是无本之木。抗战胜利后,大批移民东返,许多商号也迁回原址,虽然也给兰州留下了资本人手,但终究进入了衰落状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一五计划,兰州才真正兴起一波更大的移民潮,经济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但无论如何,抗战时期那些移民和他们带来的新技术、新观念,以及给偏僻落后的兰州带来的崭新变化,我们不应该忘记。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

    (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