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建丝绸之路蜡像馆 “丝路英雄”再现昔日辉煌
中新网兰州5月25日电 (艾庆龙 李亚龙)“依托现代技术使25名‘丝路英雄’跨越历史长河,穿越回现代向游客讲述15组‘丝路故事’。”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公园基建科工程师马琰表示,丝绸之路甘肃段属黄金段,虽饱经风雨,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借助“丝路英雄”自身魅力可吸引民众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背后故事。
“上至皇宫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他们都是‘丝路英雄’。”马琰介绍,受场馆面积限制,不可能将丝绸之路所有人物塑造出来,只能从丝绸之路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中反复遴选出甘肃段内的事与人物。
中新网记者参观蜡像馆时发现,在两层总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场馆内,所表现的内容覆盖了战争、和亲、贸易、文化、生活等方面。人物除了鸠摩罗什、乌孙公主、班超、张骞等历史名人外,丝路牵驼人、粟特商人等平民也在其中。
5月23日,游客正在给“乌孙公主”拍照。 艾庆龙 摄马琰表示,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的驼队和粟特商人等虽为平民,但却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加入更容易说明兰州的文化秉性和厚重的历史传承。
记者了解到,此蜡像馆原来以“忠”“孝”为主题进行蜡像展览,后因蜡像破损严重,此馆便不再对外开放,时隔7年,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蜡像入驻,又使此馆“容貌焕发”,恢复往日热闹场景。
“‘丝路英雄’蜡像一律以高分子硅胶制作而成。”马琰表示,相比较其他原料,硅胶的质感和色泽不仅更接近人体皮肤、还能使蜡像人物表情更为自然,而且具有耐热性、耐寒性、耐大气老化等性能。
“最大困难的就是贴近历史,还原真实人物。”马琰谈及塑造人物形象时说,人物做出突出贡献时年龄、身高、服饰、造型、道具……等细节问题都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反复验证,给出详细参考意见。“平均一个蜡像耗时一个多月,这一切就是为了给民众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情况。”
“霍去病对匈奴实行合围,使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兰州市民靳小云指着霍去病的蜡像正给孩子介绍霍去病的生平事迹。靳小云表示,兰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身为兰州人无论年纪大小都应该知道“丝路文化”。蜡像相比书籍和网络,可以给孩子更为直观的感受,也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游客张忠峰认为,蜡像馆所展示的“丝路英雄”是把“埋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丝路故事挖掘出来,使民众可以与他们完美“邂逅”,了解那时的繁荣和辉煌。
“丝绸之路蜡像馆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激发民众对历史的兴趣,开启他们的丝路之旅。”马琰表示,“五一”小长假时,该蜡像馆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次。(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